扬中地名杂谈

作者:张大恒     点击:744    发布时间:2021-06-25

      扬中由长江中的四个岛组成,是由泥沙淤积而成,大范围的概念属江心洲。毛主席在1949年4月14日,给渡江战役总前委的电报中曾写有“江心洲(包括扬中县)”的字样。江中的沙洲亦如南京的八卦洲,镇江的世益洲、和畅洲等。整个扬中市的地名,也与江中沙洲的特点而来。

      扬中陆地的地名及水面的名称,都鲜明地突显出扬中的地域特色。

      我们先从陆地的地名说起。人们都知道扬中主要由雷公岛(帽子洲、雷公嘴)、太平洲、西沙(小泡沙)、中心沙4个主要江岛组成。然而,在历史的进程中,扬中是由若干个小沙洲组成,这些小沙洲逐渐相连而形成大沙洲——太平洲。细数各小沙洲名,有乐生洲、德兴洲、德兴官洲、德生洲、宝晋洲、请佃洲、细民洲、永安洲(与泰兴永安洲同名,位于今沙家港一带),以上各洲史上由丹徒县管辖。还有抵额洲、鸣凤洲(有的史书上记为凤凰洲)、太平洲(仅是一小洲,在今油坊镇太平港一带),上述由丹阳县管辖。还有泰兴管的今三茅街道一部到兴隆一带的在我洲、太中洲、复生洲、复德洲。历史上江都县还管辖过三茅街道北江边的补漕洲、益寿洲。

      除了叫洲,还有不少地方叫沙的。如蒋家沙、北沙、西沙、板沙、团沙、轮船沙、中心沙(史上属武进县管辖),以及夷沙、玉带沙、开沙。

      中心沙,即今西桥镇,四面环江,独立建镇。轮船沙位于八桥镇东南,已与八桥相连成一体,上世纪50年代还与八桥隔有夹江。团沙在八桥西南。而玉带沙、开沙已在上世纪50年代塌入江中。

      此外,扬中地名中还有叫泡子和滩的,如大泡子、小泡子、北滩、新滩。

      以前,沙、洲、泡子、滩之间有夹江相隔,由于经年泥沙淤积,夹江消失,沙洲逐渐相连。在连与不连的时间里,扬中人赋予它特有的地名——套,即使后来水面形成陆地后名称仍叫套。如十圩套、王三套等等。

      终究有一些夹江(套)的水面没有完全淤积堵塞,仍保留着大片水面,这在扬中叫㴭。如蒲草㴭、三㴭、五㴭等。好一个㴭字,它和圌山的圌字一样,是生僻字,外地人一般读不出音,因此在上世纪60年代,就用近音字来代替,三㴭公社变成了三跃公社。

      从水面名称变成陆地名的还有塘。顾名思义,塘为河塘,指水面。在扬中沿江,由水面名变成陆地名的有十九圩塘、翁家塘、肖家塘、杜家塘等。其中十九圩塘是百万雄狮过大江时,我20军59师在1949年4月21深夜突破国民党反动军队长江防线的突破点,永载于史册。

      由水演变而来的地名还有坝。因防水而筑坝,坝于是也成了很有特色的地名,如封头坝、新坝等。叫新坝的,不仅扬中有,扬州的邗江、南通等地也有,皆源于水。

      扬中沙洲上的地名,还有墩子、段、里、外等。

      在水面先露出陆地,叫墩子。扬中有头墩子、二墩子、三墩子、四墩子。一般人都以为,这些是扬中市油坊镇所属的地名。殊不知,在今三茅街道北江边,也有头墩子、二墩子、三墩子。的三茅大港北出口,有二墩子港汽渡,那是扬中沟通江北的汽渡。

      “段”扬中知者甚少。段的地名,在新坝大港以东至三茅街道原丰裕一带。那里仍有不少人持此说。“这新娘子哪里的?”“三段上的”。还有“头段上的酒、二段上的烟(指大烟),三段上赌钱成了片(也有说三段上胭脂花粉成了片)”的旧时说法。

      头段、二段、三段、四段、五段指那些地方呢。头段今新坝镇五一村、二段位于三茅街道营房村、三段四段永和村,五段从何家大港(今联丰港)向东,直到杜家塘沿江一带。新坝大港向东的段与段之间有杜家港、营房港、铁壁港、何家大港、二墩子港相隔。清朝嘉庆十八年(1809),这里是德兴官洲。之所以叫官洲,即土地所有权归皇上,不是私有的。这是清皇上封给镇江旗兵(驻军)以供给养和养马之地。旗人在二段上设立收租的场所,叫庄房,也叫旗人生计所。解放后,庄房变成学校即营房中心校,这里面有数块石碑记录此事,上书某某某(若干姓名)应缴租多少多少。如同德兴洲的和尚庄房,因田产是金山寺的庙产,和尚收租的地方叫和尚庄房,因金山寺如浮玉在江中(后与陆地相连)、和尚庄房又叫浮玉山庄,浮玉山庄解放初是新坝区办公之地。

      除了段的区域名称外,还分里外之说。

      如抵额洲、团沙(今油坊、八桥西江边一带)又分为抵额里洲、抵额外洲、团沙(思议西侧)外洲。笔者推测,里外之分不外乎成洲先后之故。

      扬中因河港交叉,桥梁众多。一些乡镇、行政村(社区)往往因桥而名,如兴隆(青龙桥)、油坊(桥)、八桥、西来桥,以桥名为镇名的占扬中镇名的2/3。还有不少村(社区)名以桥而定,如丰乐桥、丰裕(桥)、公信(桥)等等。

      还有的往往以某个宗教场所命名,城区以三茅宫(扬中人称为三茅庵)的“三茅”而命名。还有普济、雷观等为行政村的名称。

      说到扬中地名,再小一点单位是自然村落。

      自然村,很多叫圩的,它与围同音,恐含围坝造田之意而形成。打开扬中地图,很多自然村落,象鱼鳞状一片一片向江边延伸。这是先祖们向沙滩要良田的轨迹。笔者年幼时,看到沿江一带自然村房屋后都有一条长长的土堤(没有江堤高大)。前后挖有河道。那时是人工挖掘,肩挑手挖,能想象出其中的艰辛。那么,这些圩的地名,有的以数字命名,如三圩、五圩、六十圩;更多的是叫得雅的,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称,如忠字圩、厚字圩、传字圩、家字圩;还有对应的文、章、华、国、祥、瑞、兴、隆、财、源、茂、盛、福、寿、康、宁、仁、义、礼、智、信等圩。

      陆上村落,有的叫埭、叫墩子,如张家埭、蒋家墩子。还有的地方叫丁家湾、常家湾,也有的地方叫十六丈,十八亩等等。

      地名,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带着时代的色彩,更彰显一个区域的人文特色,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和沧桑。

扬中发展促进会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苏ICP备10208812号-2 技术支持:江苏优度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