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说营房港与德兴洲的变迁

作者:倪加辉 陆 尊     点击:826    发布时间:2021-06-25

一、漫说旗民营房港

在扬中博物馆一楼的展柜中,有一张长50cm、宽40cm的泛黄的京口旗营执照原件。在执照前,常常有上了年纪的市民驻足观看,有些甚至会跟身边的人讲述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营房港的由来、营房港桥的变迁、在营房港学校上学时的故事……

营房港作为扬中一个独特的地名,由来已久。据《扬中县志》载:“清顺治年间(1644-1661)驻京口八旗营在德兴洲北部(原丰裕乡)围地3800亩为养马之地,设营驻军。”今天的营房港已经成为扬中人心中的历史记忆。

德兴洲田亩簿,记载了德兴洲何宏璧户自嘉庆十九年、道光十六年、光绪二十三年间田亩的变迁。从簿中记录来看何宏璧户分别收了陶升文户、陶耳文户、朱加林户等众多农户的田地,并进行了完税。何户当为德兴洲的一个地主。

图中明确标注营房港属于甘泉县,何家大港以东至二墩港属于江都县。可见顺治年间设营驻军养马的实际上是驻仪征的八旗兵,这与《重修京口八旗志》中记载相吻合。

“因查八旗官兵,自乾隆二十八年奉旨由江宁移驻以来阅四十余年矣,生齿日繁增逾倍。”

“溯自乾隆二十八年,镇江汉军裁撤,分拨宁防旗兵以驻京口。”

《东西两洲记略》

“且从前该处驻防曾有买卖仪征县入官芦洲之案,著加恩准其动用存公银两置买,分年坐扣还款,将此项芦地作为京口八旗驻防公产。”

《京口八旗奏置德兴洲碑记》(嘉庆十五年立)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清初驻扎在京口的是汉军。乾隆二十八年,镇江汉军裁撤,从江宁调入满八旗驻扎京口。原汉军所置地皆转交给满八旗。到嘉庆十四年,因生齿日繁京口旗营决定集资在德兴洲买下原属甘泉旗人的营房港土地及德兴洲新涨滩地计7970多亩,共花费5326两。至此甘泉县(据扬中文史资料载,甘泉为邗江县,但据此资料为仪征县)对扬中的治理结束。 

抗战时期,新四军挺进纵队驻扎扬中建立抗日民主,前身扬中地区工作委员会(简称区工委),扬中博物馆珍藏的一张征收赋税的通知单上盖着挺进纵队的大印。左下印文为“陆军新编第四军挺进纵队司令部征收扬中县旗民生计所田租办事处”,时间是中华民国二十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19391128日)。证实此时旗民在德兴洲仍然还有房产,“旗民”这一特定的历史称谓为扬中的这块土地烙上深深的历史印迹。

二、德兴洲碑刻的历史

据曾在营房港小学任教的黄寿年、张大恒等老师回忆,营房港学校是在旗人庄房旧址上改建的,当年他们工作时曾在学校见过几块刻字石碑,甚至还利用了这些石碑对学校进行了改造。后来因为改制,学校变成了工厂。

德兴洲碑刻内容的发现得益于现今的互联网,我们在《重修京口八旗志》中发现了关于德兴洲碑刻的全部资料。经统计该志有五块碑刻及一篇记略与扬中的德兴洲有关。

三、五块碑刻与一篇记略

(一)历史变迁

五块碑刻及一篇记略均详细记载德兴洲与京口旗营的渊源以及接涨新洲德生洲的历史变迁。如:

“嘉庆十四年岁次已巳冬十一月,据驻防京口蒙古八旗协佐领等以丹徒县入官德兴洲滩地吁请借款奏买归旗以为调剂官兵生计之举

京口八旗奏置德兴洲碑记》(嘉庆十五年立

 

总督江南江西部堂松  为晓谕事照得京口驻防蒙古八旗官兵生齿日繁添购柴薪不易,经前任两江总督阿/江南将军弘/京口副都统赓於嘉庆十四年十一月间会摺奏恳  圣恩将丹徒县德兴洲充公召变芦地。

《京口八旗德兴官洲北滩嗣后再有接涨新滩应归旗营报升遵示立案碑记》嘉庆十五年立

 

“徒邑德兴洲滩,入官召变于嘉庆十四年,蒙各大宪  奏准承买作为京口驻防八旗官兵公产,其滩高下不等。经委员各宪勘明,分别地势,酌量垦布。”

《德兴官洲佃户恳 恩减租永远遵守碑记》(嘉庆十七年立)

 

“咸丰五年岁次乙卯春三月余奉  统宪哈派管理斯洲,查得该洲於嘉庆年间蒙  奏买芦草泥滩,共计七千九百七十亩六分二厘五毫。”

《京口八旗德兴官洲开港碑记》(咸丰五年立)

 

“嘉庆十四年冬月十一日  将军宗室弘任江南时见京口八旗官兵生齿日繁,须另筹生计,俾免冻馁之虞。於是会同江督部堂阿公、京口都护赓公在八旗官兵俸饷内拨发银五千余两,奏买丹徒县东北境之德兴洲作为八旗公产。”

《京口八旗德兴官洲接涨新滩不准邻洲棍徒盗买盗卖以杜侵占定案碑记》(光绪八年立)

 

“嘉庆十四年旗兵生齿日繁,用度渐形支绌。京口副都统赓公音苏、江宁将军弘公康、两江总督阿公林保,会摺奏买坐落徒邑之德兴洲布种芦薪,籍扩生计。十五年,择其地之高者招佃开垦。十七年,续奉谕旨以后接涨新滩均归旗营,随时报买。”

《东西两洲记略》

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原属甘泉县管辖的德兴洲归属京口旗营一事,发生在嘉庆十四年。因京口旗人“生齿日繁”经济上出现了缺口,故凑集银两买下了德兴洲的滩地,租给德兴洲上的洲民耕种,以此作为旗人经济上的补充。咸丰五年,在德兴洲西与乐生洲之间新开大港,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便利。光绪八年,因德兴洲东面新涨的滩地与洲民产生纠纷,朝廷再立碑刻划定界址。这些记载是研究德兴洲地理变迁、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佐证。

(二)经济制度

关于地价

在封建社会,土地是基本的生产资料,通过土地的价格变化可以反映社会经济的变化。从相关碑刻中可以看到当时的土地价格,如:

“芦地1500亩,每亩价银2两,共银3000两;高阜泥滩4800亩,每亩价银415厘,共银1992两;下水泥滩1670615毫,每亩价银2钱,共银334125厘。通共芦泥滩地7970625毫,共价库平纹银5326125厘。”

京口八旗奏置德兴洲碑记》(嘉庆十五年立

“赴洲勘丈,得该新涨滩地,南至何家大港,与该港隔有水套港口,向东北至大江,东至大江,西连老额滩地,计芦滩三百四十八亩,泥滩一百七十亩,水滩六百十亩零,如数升科,共上价银四百八两有奇,交丹徒县查收汇解。”

《京口八旗德兴官洲接涨新滩不准邻洲棍徒盗买盗卖以杜侵占定案碑记》(光绪八年立)

从以上资料中可以看到,嘉庆年间购买土地“通共芦泥滩地7970625毫,共价库平纹银5326125厘。”平均每亩价银0.668两。而到了光绪年间购买新涨泥滩“计芦滩三百四十八亩,泥滩一百七十亩,水滩六百十亩零,如数升科,共上价银四百八两有奇。”平均每亩价银0.36两。地价便宜了近一半,可见作为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越来越不值钱了,而农民的生活依然艰辛。自然在德兴洲出现新涨滩地的情况下,出现盗买盗卖现象必然增多,以至于不得不出面立碑调解。

 

关于税收

封建土地制度实行的是佃租制度,广大贫苦农民饱受地租的残酷剥削。如:嘉庆十七年议定“每滩一亩缴系脚九九六串钱。……俟三年后九折。”到了咸丰五年,为方便灌溉要在德兴洲西与乐生洲之间开新港,旗营作为地块的拥有者因不愿出费用而采用以租金抵押开港经费,议定的租税“每亩循旧例收九九六串”。此时的赋税还没有增加,已属不易。

“身等附近农民素业耕种,因于旗营具呈,请垦议定:每滩一亩缴系脚九九六串钱。七千文内除自行围筑工价钱四千七百六十文,计滩每亩实缴钱二千二百四十文,每亩夏完小麦三斗二升四合,秋完漕色米四斗五升。俟三年后九折,永远缴纳,出具领结。”

《德兴官洲佃户恳 恩减租永远遵守碑记》(嘉庆十七年立)

“本旗营现当经费支绌之际,开港无出,勉收本洲芦滩招户承领布插每亩循旧例收九九六串,洲价二千二百四十六文,共计滩五百五十五文。”

《京口八旗德兴官洲开港碑记》(咸丰五年立)

有时候农民在集体恩请后得到适当的减免就要感恩戴德了。“案下公求减让自本年夏租起计滩每亩夏纳小麦二斗五升,秋纳漕色米三斗八升,无论丰歉永远照完。等情。禀蒙批准。”《德兴官洲佃户恳恩减租永远遵守碑记》(嘉庆十七年立)尽管旗营答应了佃农们缴纳九折的租赋条件,但也跟佃农约定了“无论丰歉永远照完”的苛刻条件。

 

(三)政治影响

扬中过去一直隶属于六县共治,巧的是在光绪八年立的《京口八旗德兴官洲接涨新滩不准邻洲棍徒盗买盗卖以杜侵占定案碑记》(光绪八年立)中就有一段反映共治的文字记载:“正在报升招垦间,适有邻洲棍徒以留粮待补契据,串同梁有桐等,冒昧盗买盗卖本洲所涨新滩。竟敢跨越港界,擅行布种稀芦,冀图侵占。即经檄饬江都谢令延庚、丹徒马令海署,会同营委右翼协领善连佐领荫泯、骁骑校文蔚等秉公勘断:该新滩实系由德兴官洲老滩子母接涨,应勘归旗营升科。立将汪厚培等冒昧盗卖契据吊案,当堂销毁。”

《东西两洲记略》中记载了光绪年间经过两江总督左宗棠的批准,德兴洲旁新生的德生洲上的滩地也归旗营经营。

“光绪八年京口副都统钟公沄,咨请江宁将军希公元、两江总督左公宗棠、江苏巡抚院卫公荣光立案,计两洲共完课银一百四十六两三钱二分二厘。自是以后凡德兴、德生接涨泥滩水影均由旗人陆续上价。”

此外在光绪八年立的《京口八旗德兴官洲接涨新滩不准邻洲棍徒盗买盗卖以杜侵占定案碑记》也有此事记载:

“爵将军希公转咨东阁大学士两江总督部堂二等恪靖侯左公,江苏抚院卫公,立案。兹爵将军以前车可鉴,宜杜争端,谆谆以勒石永禁为嘱予。不敏谨据前后奏,咨各案统述其原起,俾我八旗官兵永守公业,即以杜邻洲人民再起争端云。”

这些记载正好印证了扬中独特的建置历史。封建社会往往是皇权不下乡,民间的纠纷常常交由当地乡绅出面处理,但在太平洲则施行不了。因为太平洲属于六邑共管,仅仅一港之隔的两洲农民产生的诉讼就需要所属双方的府衙联合审判。有时候甚至要上一级机构出面协调才能裁决。“即经檄饬江都谢令延庚、丹徒马令海署,会同营委右翼协领善连佐领荫泯、骁骑校文蔚等秉公勘断”即是例证。的治理成本往往是相当高的,这也为光绪三十年扬中的独立建置埋下了伏笔。

“丹徒、丹阳、江都、泰兴四县所辖之太平洲,地方孤峙江心,亘长百余里,距四县所治均甚窎远,该处户口繁庶,所有命盗词讼须赴各该县审理,往返殊须形跋涉,且四面临江,匪徒尤易窜匿,亟须设官分治,而苏海防同知一缺,驻扎常熟,事务极简,应将该同知改为太平厅抚民同知,移驻其地以资治理。”(《端忠敏公奏稿》 扬中博物馆藏)


通过对《重修京口八旗志》中关于“德兴洲”相关文字的整理以及关于营房港史料的收集,我们更好地了解了德兴洲的历史及营房港所辖地的变迁。


扬中发展促进会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苏ICP备10208812号-2 技术支持:江苏优度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