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河豚记忆

作者:房清     点击:1086    发布时间:2021-05-19

      如果要给扬中添加一个美食的注解,我想河豚应该当之无愧。从1997年来到扬中,整整20年光阴,我经历了人生重要的阶段,河豚用她独特的美味,氤氲着我和我的岁月。

      那一年,我22岁,刚刚毕业。机缘巧合被扬中一家风头正劲的企业录取,先是在车间实习。初来乍到,独自一人,吃不惯睡不好,又逼着自己赶快进入工作状态,强大的漂泊感叠加强大的压力,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实习期结束了,正式岗位是配合华东片区的供销员做好销售工作,其中包括接待他们吃饭,次认识河豚也就是在这样的餐桌上。

      招待贵宾,餐餐都是水陆毕陈,膏梁锦绣的饕餮盛宴,而久负盛名的河豚,更是餐桌上惊艳的夺目之作,当然赢得所有食客的青睐。同事介绍说,大概要经过细密严谨的30道工序,才能做成这道河豚成菜。只见它汤汁浓厚,滑腻似脂,再配上或嫩黄的笋尖,或碧绿的秧草,真是春江水暖,春意盎然,品尝一口,鲜香四溢,醇厚妖娆,鲜腴肥美在舌尖悠扬回荡,再慢慢沁入食道,一股绵软慵懒的温暖与熨帖刹那间舒展开来,在那一刻,久违的幸福感漫山遍野把我浸了个透,世事都远了,只愿此刻,专心感知河豚的美味,享受生活的眷顾。

      爱上一座城,有的人是因为一道风景,有的人是因为一段往事,但我以为,在城市众多符号中,美食无疑是重要的元素之一。勤劳智慧的扬中供销员,带来全国各地各个领域的嘉宾高朋,也给了我这个外地人整整一个跟河豚亲密接触的春天,不同的厨师创造出不同的风味,但一样无法抗拒,让我慢慢爱上这个小岛,从此断了想要离开的念头。

      那一年,我26岁,爱上家境贫寒的他。爸妈不愿女儿吃苦,坚决反对。做女儿的既不愿放弃爱情,又不忍让父母伤心,那段日子真是过得昏天暗地。几百公里的距离,我不能每天回家撒娇央求父母,他也无法像书中说的那样用充煤气买大米修电灯泡这些活儿来赢得丈母娘的青睐。我们能做的,就只是隔着细细的电话线,用苍白无力的语言,试图说服他们,然而局面一直没有改观。

      一个星期天,大清早他便把我带到车站,说要跟我一起回家见父母。怕父母的态度会令他难堪,我强烈反对。他神秘地拍拍手中拎着的包说,我有法宝!放心吧!想想早晚这一关都得面对,我半信半疑跟他上了车,经过五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家了。他打过招呼后直奔厨房,不一会竟然端出一盘热气腾腾的春笋河豚,客厅气氛凝重,万籁俱寂,只有河豚的鲜香四下里碰撞。他轻声说,昨晚特地去饭店烧好打包带过来的,请叔叔阿姨尝尝。

      回去以后,他就拜师学艺,每到周末便拎着河豚,拉着我,爬上大巴,到家就下厨做饭。清蒸白汁红烧,天资聪颖的他硬是把河豚烧出了各种花样,尤其是一道红椒河豚,添加了我们全家的小米椒,鲜香辣味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在夏天来临的时候,父母终于接受了他。爸爸说,生活,不过就是这些油盐酱醋茶,纵然金山银山,也比不过一碗热汤的温暖,好好过日子去吧。

      那一年,我37岁,天降横祸,痛失慈母,天人永隔,悲痛欲绝。爸爸无法接受这个现实,整天沉浸在痛苦中,吃不下睡不着,比苍老。妹妹电话中几度哽咽,如此下去,只怕我们又要失去爸爸了,快点想想办法吧!儿子说,我们给外公做点他喜欢吃的东西送过去,我看着他吃,他听我话了。想想也只有如此了!那时恰逢江鲜节,小岛河豚飘香,引来全国各地食客。我找到河豚大赛“青年厨王”李传耀供职的仪禾大酒店,打包“河豚王”亲自下厨烹制的红烧河豚,带着儿子,驱车送回老家。当天晚上,在儿子的陪伴下,爸爸竟然吃掉了两条河豚,我和妹妹忍不住流下了欣慰的泪水。第二天早上,我煮了一碗面,把剩下的河豚汤用小火加热,拌入面中,醇鲜缭绕,丝丝入扣,爸爸吃完面对我说,回去工作吧,无论生离死别有多难,也没办法逃避,余下的日子,我替你妈走完。

      从那以后,每次回家之前,必然要去仪禾打包几条河豚。爸爸总是说,扬中的河豚果然名不虚传,苏轼感叹: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能把河豚当做家常菜,你做一回扬中人,也算值了!

      是啊,对于河豚的美味,古往今来多有佳句,但是再华丽的文字也无法写尽河豚富有人情的味道。在我的记忆中,她早已不仅仅是一种美食,而代表着我与这座小岛顽强的缘分。就这么一只小小的河豚,却变幻出万般滋味,正如生活,细细品尝,味在唇齿,香留心间。


扬中发展促进会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苏ICP备10208812号-2 技术支持:江苏优度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