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手工制鞋

作者:郑叔裔     点击:968    发布时间:2021-05-11

      “鞋头鞋脑,全靠姑嫂”,这是流行于旧时(本文指上世纪70年代之前)扬中农村的一句话。意指那个年代男女老少穿的鞋子,都是妇女们凭自己的勤奋手工制成的。
      鞋主要由鞋底、鞋帮两部分组成。
      制作鞋底工序比较复杂。首先要购买或自编宽3尺、长5尺的蒲草席,将其正反两面糊上一层废报纸,晒干后,按脚掌的大小和形状剪成模型,用布条将边沿缝好。再利用旧衣服剪成的碎布,分别在模型的正反两面加填,要求厚度一致,达到7公分后,再蒙上一块扎实新布,其中着地一面蒙纯颜色的新布,朝上一面则颜色不拘。继而用剪刀把边沿修齐,用布条绕边沿一周,用针线固定好,形成鞋底雏形。接着就要忙里抽闲,花大量时间穿针引线,一针一线地扎,这叫纳鞋底,一双鞋底要扎近千针。为提高效率和保护手指,姑嫂们会在中指上套一只表面有若干小窝的圆形铜制针窠(即顶针),用来抵住针尾,使针容易穿过而手指不至受伤。如果鞋底太厚,她们就先用针锥锥一下,然后再把针从锥眼中穿过。为增加针尖的润滑,姑嫂们会不时把针尖放在头发上别几下,那熟练而自然的动作给人以温馨的感觉。,扎好的两只鞋底,大小一致、相互对称、经久耐磨。
      姑嫂们纳鞋底做鞋子,虽然大多在农闲季节,但她们白天要操持家务,还要带孩子,便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在微弱的油灯光下进行,常常忙到深更半夜才上床休息。所以用“三更灯火五更‘针'”来形容姑嫂们纳鞋底的辛苦也是恰如其分的。特别是到过年前夕,为了确保一家老小能在大年初一早晨穿上新鞋出门拜年,姑嫂们更是忙得不可开交,甚至通宵达旦。
      制作鞋帮的道工序是糊骨子,即用浆糊把两块布糊在一直晒干;第二道工序是把鞋面布(一般用灯芯绒布)加糊在骨子的正面;第三道工序是用一块新布加糊在骨子的反而,叫糊里子。三道工序完成后,鞋帮的半成品形成了,将其置于太阳下晒干,也可放在煤炉旁烘干。
      第四道工序是把鞋帮的半成品依鞋帮模型剪好,用黑布条把鞋口包好缝好,俗称滚口。滚口标志着鞋帮的成品诞生。
      鞋底鞋帮制成就等着绱鞋子,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绱鞋要把鞋帮下沿里折1公分,用较粗较长的针和较粗较扎实的线,把鞋帮下沿和鞋底边沿缝合起来。鞋里再附一块鞋垫,穿在脚 上,舒服得很。
      有的姑嫂觉得自己绱的鞋不够令人满意,就花钱请专业的鞋匠(又称皮匠)绱。专业的鞋匠绱鞋技术更为精湛,用的又是带钩的锥针,拔锥和抽线省力得多,绱好后还要用楦头撑进鞋的前部分,用锤敲打几下,使之饱鼓鼓挺刮刮。这是绱鞋子的一道工序,由这道工序还产生出一句歇后语:“皮匠上鞋子——算(楦)了。”当面临小是小非问题时,这一句话展现出的是说话者谦让、包容、大度的美德。
      旧时,扬中姑嫂们手工制作的鞋有圆口鞋、松紧口鞋,以及老人穿的两片瓦鞋(鞋帮形似两片瓦)、小孩穿的虎头鞋、妇女们穿的绣花鞋等,特别令人难忘的是水鞋。扬中四面环江,堤外滩涂盛产芦苇。每年冬腊月,沿江一带的青壮年男女都要下滩割芦柴。而芦柴滩里,大大小小的脚汪塘深浅不一,滩面泥泞难走,割过的芦柴桩子,有如尖刀,下滩割芦柴穿一般的鞋子,不要半天鞋底就会被戳通,鞋帮就会被撕裂。沿江一带的姑嫂们便设计制作了一种能在滩里行走的水鞋。这种水鞋造型结构和普通的布鞋差不多,只是鞋底和鞋帮的厚度是普通布鞋的1.5倍,后跟上多钉了两根约20公分长的鞋带,从后跟系到脚踝前,以防鞋子因滩涂泥泞而脱落。
      旧时扬中农村,谈婚论嫁的女子会不会针线活是男方暗访了解的重要方面,所以女子到了十四五岁,做母亲的总会亲自教女儿穿针引线纳鞋底、做鞋帮、学绣花……上世纪70年代后,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化的普及,妇女手工制鞋逐步退出了扬中的历史舞台。

扬中发展促进会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苏ICP备10208812号-2 技术支持:江苏优度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