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鼎:行善只为报恩

作者:朱圣福     点击:898    发布时间:2021-03-09

图片

      孟子有句名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济)天下。”在一般人的理解中,扶危济困、造福他人,那是显达者的事。但在扬中市八桥镇永前村(现合并到万福村)有一个名叫李建鼎的老人,尽管自己生活条件还很差,却持之以恒资助当地贫困学子,甚至还立下遗嘱:在他百年后把遗体捐赠给医院用于科研。


      “与过去缺吃少穿比,现在的生活好交关”

      虽然来之前我已看了有关李老的一些材料,但当置身门框上钉有“八桥镇永前村247”门牌的李老家门口时,我还是被眼前的情景惊住了:灰洋瓦,土垡墙,房子既矮又旧。走进屋内,凹凸不平的地面,没有铺砖更没有浇混凝土;竹子和杂木做的椽檩,塑料编织布铺的屋面,梁和柱子比手臂粗不了多少;后门用一根木棍抵着,几处地方露着或大或小的缝隙……这种“古董”级别的楞摊瓦房子,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被扬中人淘汰了,想不到竟在这看到。

      环视三间屋子,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只有一些老旧生活用具:香几、方桌、矮凳、碗橱……站在这,我有恍如隔世的感觉。

      在这三间土屋的西边,隔着一块菜地是一幢小楼房。这是李老退休时,学校因搞教育现代化建设,一些旧平房被拆除,领导考虑到他居住条件实在太差,便派人将一些旧材料运来,帮他建了这栋只有20㎡的两层小楼房。

      楼房很简陋:外墙没有贴墙砖,二层走廊没有安装铝合金窗户,屋顶也是青灰洋瓦;屋内没有装修,石灰纸筋抺的墙面,紧挨着后墙一道仅六七十公分的楼梯拐向二楼;二楼屋内也没有像样的家具,只有老式大床、橱子和抽桌等。好在小楼里有电冰箱、彩电、空调和吊扇,算是给这栋小楼增添了点现代气息。

      转头打量李老:他八十开外,满头花白头发和一脸深浅皱纹;他身穿青灰色中山装和深黑色裤子,脚穿一双白球鞋;他个不高,背有点驼,面上总是挂着谦和的微笑。

      我对他说:你这生活条件在当今可算很差了。李老笑着说:“生活必需品我都有,与过去缺吃少穿比,现在的生活好交关(扬中方言,指程度大)了。”

      于是,李老向我讲起他的苦难历史。


      “你这个人元气不足,寿命不会长”

      1938年9月,李老出生于当时的扬中县万福乡。四岁那年,他父亲客死浙江长兴,这让本来就贫寒的家庭一下跌入万丈深渊。母亲无法可想,抹干眼泪后毅然去给人家打长工,留下五个孩子(三男两女,李建鼎小)在家相依为命,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十二岁那年(1949年),他母亲也病逝,从此李建鼎彻底成为孤儿。为了生存,他只得去人家当放牛郎。

      十八岁时,迫于生计,哥哥和他分了家。说是分家,又哪有什么家产可分呢?三间四壁透风的破草房,兄弟仨还是合着住,有限的农具还是合着用,所谓分家不过是分田分炊而已。他分了两垄薄地,可这点地打出的粮食有限,每年都是打麦吃不到插秧,收稻吃不到下霜。

      由于长期吃不饱,营养不良,十八岁的他身高不足一米六,身材瘦小得就像个孩子,自然挑不得重担,每次都是左邻右舍帮忙,才把田种好。到成立生产合作社时,他只能评为丁字劳力。那时,口粮除按人口分,更以工分分,所以他只能分到甲字劳力的四分之一,自然年年都是缺粮,饥饿时时陪伴着他。

      1961年粮食紧张,仅供应半斤口粮,此时的他二十三岁,正是能吃的时候,这点口粮只够他塞牙缝,常常被饿得浑身发软,为了生存,他只得时不时下河摸螺丝河蚌吃。

      一次,永丰医疗点的一个赤脚医生见到面黄肌瘦、俨然“痨病鬼子”一样的李建鼎时,竟毫不客气地说:“建鼎啊,我说一句话你不要生气呀,你这个人元气不足,寿命不会长。”他听了心里十分难受,心想,俗话说得好:人是铁饭是钢,不吃不喝饿得慌。肚子里没有食,哪还有什么精气神?


      “受了别人的恩,就要想办法报答”

      对于李老的行善点滴,我在资料上早已有所了解:

      1998年退休以来,一直资助所在学校(永胜中学、八桥中学)的贫困学生,起初每年一名,后上升到两名、三名、四名,二十多年来,计捐资5000余元。平时只要听到有学生遭遇困难,都会给予一定帮助:2004年,本村八组薛长宝的哑巴儿子考到大学(特教类),一家人正为学费犯愁时,他托人送去600元;2014年年初,他在八桥中学了解到初一有两名学生,初三有一名学生品学兼优,但家庭困难,当即拿出600元,并鼓励他们奋发努力。近几年,他捐给学校用于奖励学生的钱就达一万多:作为教育上退休的职工有两万多的住房补贴,他从中抽出5000元捐给学校;2012年,他被评为“2012感动扬中教育”十大个人,奖金2000元他捐给了学校;2017年他拿到7000元的年终补贴,其中5000元他捐给了学校;2018年他获得第四届扬中市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模范)提名奖,奖金1000元,再加市委宣传部慰问金2000元全捐给了学校……

图片

      此外,自2001年起他连续5年给镇敬老院老人送西瓜、腐乳、什锦菜、牙膏、牙刷、洗衣粉等,计2000余元。敬老院有位金道贵老人,从小讨饭,无儿无女,李老每年去看望时,除带吃的喝的外,还20、30的给他零花钱;本村和邻村的特困户你30他50,遭意外家庭100,他记不清已掏多少次;村老年协会活动经费有困难,他四次赞助近600元;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捐款200元……

      更令人敬佩的是,2003年3月,他在征得老伴同意后,毅然申请捐献遗体,并于2004年12月与镇江市红十字会签署了《自愿捐献遗体合同》。2008年9月,他在《遗体捐献声明公证书》上郑重地按下了手印,成为扬中市公证处接待的遗体捐献公证人。“我这一辈子虽然工作在学校,但没有资格走上讲台,我想死后让遗体在讲台发挥点作用。”李老对我说。

      对于李老的非凡表现,我急于想知道内在动力是什么。

      李老回答道:“只为报恩!”然后,他又如数家珍般地说开了。

      他这一生,曾得到过好多好心人的帮助:母亲去世时,因为虞有林老师的救济,他家才得以料理好母亲的后事,又因刘松祥、刘云祥的资助,他才又多读一年书(本来三年级时就要辍学)。和哥哥分家后,瘦小的他根本种不了地,都是邻居们帮着种。大集体时,村干部也没少照顾他,都是派他做轻活。1958年大跃进期间,公社又派他到镇江去炼钢铁(后转到苏南双轨铁路建设工地),一年后他回到老家时,原来的破房已倒塌,无处可安身,大队便派他去养猪场养猪,并栖身在那。1970年公社安排他到永胜中学做临时工,1984年又将他转为正式工。1987年他被查出患了贲门癌,手术后学校从领导到教师轮流值班来照料他,费用全报销。学校领导考虑到他所住楞摊瓦房子还是1974年造的,条件太差,又用旧建筑材料为他建了一座小楼房……

      说到此,李老动情地说:“作为一个被别人判为早亡的人能活到今天,并坐在家里拿退休工资,享受“两保”,这样的待遇哪来的?全是给的,全是领导同事乡亲们给的。这样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我怎能不深记在心,并在有生之年加以回报?”

      李老说话的声调很平淡,但我相信这番话发自他的肺腑,因为他报恩的思想和行为是一贯的。

      33岁那年,他来到永胜中学烧饭,他非常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工作,觉得不干好对不起党和的关心,于是工作上勤勤恳恳,全身心为师生们做好服务。除煮饭炒菜、烧茶送水外,他还在校园种了一块菜地,每天不是浇水就是施肥,忙碌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尽量丰富老师们的伙食,让他们吃好有劲头去教育学生。

      1998年他退休了,“今后该怎样继续为教育发挥余热呢?”这让他很是烦恼了一阵。这时一件事启发了他。为报答虞有林老师当年的相助之恩,他辗转将200元钱交到恩人手中,但虞老师怎么也不肯接受,,虞老师将钱赞助了困难学生。这事启发了李老,于是他决定,每年从自己退休金中拿出部分钱,用来资助贫困学生,把这份报恩之情传递给别人。


      李建鼎,这个从苦难中蹒跚走出的穷小伙,这个在学校干后勤服务的普通职工,矮小的身躯中珍藏着博大的爱心,质朴的思想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他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受了别人的恩,就要把这份恩情传递给他人!”



扬中发展促进会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苏ICP备10208812号-2 技术支持:江苏优度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