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恩师杨斐然

作者:陈金罗     点击:1060    发布时间:2021-03-09

图片

      感恩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情感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强调“所有的人都要有感恩的心”,要在全社会弘扬一种人心向善的风气和形成懂得感恩的社会氛围,把感恩变成为人处事的基本品质和基本的道德修养。 
      这几年,我从《扬中人》杂志中得知,扬中市伟信教育发展基金会连续三年给贫困放助学金,奖励被清华、北大等名校录取的学生。我每每看到这类信息,都欣喜万分。因为,这是大喜事,是大善举,是扬中公益慈善事业的大亮点,是扬 中人民重视教育不断升华的展示,亦是扬中市经济 社会发展的必然,更是新时代激励人才机制的新模 式。 
      我出身于三十年代,现己步入耄耋之年。我是典型的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人。我现在 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阳光雨露,过着新时代的幸 福生活。但我也经历了的风风雨雨和艰难的磋砣岁月,历史的印记清晰可见,岁月沧桑历历在目。一路走来,我的知遇之恩,鲜为人知,然而,却是不可磨灭的终身印记和挥之不去的思念之情。我出身于一个贫困的家庭,父亲以推独轮车为业。由于生活的艰辛,我家兄妹五人中,只有我一人能够上学。解放后,在和学校的帮助下,我依靠助学金完成了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业。 高中毕业后,何去何从,是我人生中的次选择。这次选择不仅仅是一次报考志愿的选项,也是决定我一生走向的重要选择。但当时我对这种选择的重要性并没有清醒的认知,有点懵懵懂懂。在我脑海中,根据当时我的家庭经济状况,高中毕业后,在县里谋一职业,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这是现实之求;我的境界,就是高中毕业后能跨过长冮,走出扬中县,考上一所大专之类的学校,就知足了。 
      当时我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时任扬中县中校长的杨斐然同志,他根据我的学习情况和各方面的条件,把我的志愿填报为北京大学法律系。我看到后,也不以为然,认为只是填个表而已,录取 可能性不大。后来,我接到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当真的面对这一现实时,我才领悟到杨校长这一决策对我人生走向的分量和价值,这才懂得这一决策在我生命中的意义,这才懂得杨老师对我的如山如海的恩泽情谊。杨校长对我来说,不仅仅是校长,是教育者,是我的指路人,更是我心目中的恩者。杨校长对我的惠泽,不仅如此,在我的前进道路上,他还处处给予关怀,给予照料,可谓无微不至。如根据当年我家的经济状况,杨校长协调县教育局,帮我解决去北大报到的路费;我去北大后,又因手头拮据假期回不了扬中,杨校长自掏腰包,给我邮寄回扬中的车费。 
      多年之后,我和我爱人回扬中探亲,这时杨校长己退休居家。探望恩师,也是情理之中,我与杨校长约定,在新坝镇一饭店见面,我们三人一起吃个午饭。我们吃完后,我起身去结帐,杨校长却拦住了 我,我们拉扯了好一阵子,但无论我怎么说,他终究没让我结帐。 
      本来,我约杨校长吃饭,是为表达感恩之意,没料到结果却有违我的初衷,这事真正触动了我的心灵。 每当我和爱人提及此事,都由衷感叹,仰之弥高,悔之不如,亏以对也。 

图片

      2014 年,我们刚刚回到家乡,就听说杨校长卧病于医院,我们在朱务清同学的相伴下迫不急待地来到医院看望杨校长。但杨校长己处于弥留之际,我们只能以泪而别。没有两天,得到信息,杨校长己驾鹤西去。我们听到后,立即赶到新坝镇杨校长的灵堂前,给杨校长——我的恩人送别,我们当时无言以表,只能长跪于杨校长的灵堂前,示我之心,表我之肠。 
      杨校长对我的恩泽,虽己隔六十年之久,但己深深扎根于我的脑海之中,成为我脑海中的一部分,永远挥之不去。 
      回望我们这一代人的人生之河,我们在教育启蒙阶段,受到的恩泽对我们人生的观念、走向、行为,都有着至为重的影响。 
      时至今日,我们的老师对学生的恩泽随着社会、经济和观念的发展和变化,己有着更多的形态和模式。但我相信,人们的感恩之心却是一个永恒不变的情怀,是社会的共同价值取向。必将心心相通,代代相沿。 
      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这些学子们,在家乡受到的这种底色教育和影响,一定会在今后的学习和人生征程中,成为前进的精神力量。我更坚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 学子们必将成为国之栋梁,报效,也一定会感恩家乡,感恩亲人。


扬中发展促进会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苏ICP备10208812号-2 技术支持:江苏优度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