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嫁
旧时渔民有“渔花子”之称,花子者,穷光蛋也。但人穷也得生活,也得繁衍生息。穷人办穷事,穷事穷力法——一切从简从俭。
婚——可从一句顺口溜中窥全豹:“押样几条糕,结婚一身头,一条席子一床被,回门几个包(桃酥和红枣之类),饭食薄薄摊,一锅几样菜。”
嫁——也有一句顺口溜形容其简单:“青布包袱拎拎;送夏不谈心;生日一担头,馒头粽子糕;满月一担挑,礼到礼到。
过门礼仪——渔民婚嫁,除极少数在陆地上有房屋者外,绝大多数都在渔船上举行。是日,两亲家双船靠拢,男方船居上首,并排相连放好跳板,跳板上铺红布或贴点红纸,媒人同新郎至岳家船上行拜接礼;新娘拜别父母,然后随新郎从红布跳板上跨过船,一步之间就算出门、进门了,真是举足轻重。双方在送亲,迎亲之间、不燃放大爆竹,一是价钱贵,二是防止落水炸不响,反而弄巧成拙;而是用红纸裹竹竿,高挑长串“霸王鞭”,又称“五十响”或“百子炮”,于船头上燃放,噼噼啪啪,气氛浓郁,倒也热烈欢腾。锣鼓送房等仪式,一概从简免除。
分船同锅分家——儿熄成婚后,老船小住不下,起居诸多不便。那怕借高利贷,也另置小船,供儿媳居住、作业,回老船上吃饭;捕捞收入归父母;待到债务还清后,或隔一段时期后,分锅分家,让儿媳独立生活,听凭另觅港口或水口,收入归小辈,长辈不再干预。小辈于四时八节捎带点礼品探望父母、公婆。有极其困难的,置不起新船,分不了家的,就只好“祖宗三代住一舱”。
租船结婚——普通渔民中,差不多有百分之九十是每户只有一条船,而且是小船。而渔民偏偏多子女,每户养了几个儿子的,只好出外到别人的大船上做伙计,雇佣于人。待到年纪老大才找到配偶需要成婚时,雇主虽然船大有空舱,却不准外人在船上结婚;自家父母老船上又住不下;于是只好临时租用小舢板结婚。礼仪极简。结婚后新夫妇一同上大船做伙计,雇主倒是乐意接受的,供应一个舱给他俩居住。
渔家幼儿扣着养——旧时渔家子女际遇极苦,哺乳时期睏船舱,夏热冬冷,父母忙着打鱼,很少顾得上怀抱温存抚爱;待到会爬能跑之时,则齐腰系根绳子,扣(拴)在舱内,幼儿活动不自由,开始难免哭闹,可时间一长,也就渐渐服降。尤可悲叹的是,到达学龄时,没钱就学,故渔民中文盲极多,约占渔民总数的百分之八、九十。即使有极少数经济条件稍好者,也只能随船流动就读,至多读到小学而已。
丧葬
渔民辛苦一生,却无甚积蓄,死后境况悲惨,有几句顺口溜这样描写:“薄皮材,义冢地,孤魂野鬼,多少时节望空祭!”极其贫苦者,甚至连“薄皮材”也没有,只是用芦菲一包。极少数条件稍好者,可花费3、4斗米,买块坟地葬下,但后人不可能每年扫墓添土,因要赶水口流动捕鱼,条件不许可。
以上种种,与古志记载“尚淳朴,好俭约,丧祀婚烟,率疏于礼”相吻合。其实也是限于居住环境和经济条件困顿的缘故。
衣着
渔民衣着,总的说是秉承传统,随大流,唯质地粗陋,家机土布居多,甚至是回纺布。颜色多是二厘、三厘的蓝色、藏青色或黑色。与其它各业不同的是:头顶常年戴笠帽,男人短打女褂长,腰束对开双收裤,脚蹬尖拱船形鞋,缠裙系腰随风摆。
笠帽——男女渔民四季作业时常戴,用带子扣紧在颌下,除了吃饭、睡觉,大都不离头顶,尤其在行船捕鱼时,是必戴的。这样做的目的,除了遮太阳、挡雨雪外,据说还出干安全考虑,万一落水,便于辨认目标,有利于营救。笠帽用四层头的竹篾编制,尖顶,圆形或六角形,直径40—50公分,有的还用桐油油过,油光锃亮,敲起来嘭嘭响,雨打其上不停留,经久耐用。帽下有圆箍,薄篾片划细丝,编成古络钱式,直径17—20公分左右,有一定弹性,可随戴帽者头的大小而略微伸缩。至于寒冷天,风平浪静,或上街,或走亲戚等等,则男戴毡帽1顶(普遍是纱线织成,通称“猴头尖”“勒头尖”或“狗套头”),女扎包(帕)头1方(青蓝土布或绵绸等制成,长约2尺2寸,宽约5尺)或扎头巾1条。
罩裤(双收罩裤)——由于职业和环境特殊,长衣大褂不便当,故男女多穿中式短衣。天气寒冷穿夹衣、棉衣时,为了挡脏并防水珠溅湿衣服,都加穿罩裤。罩裤大多是黑色,外褶边,通行波浪纹,边宽2寸左右,式样与普通中式裤相仿。所不同的是腰身两边开叉口,7—8寸长,于叉四个角尖上,各钉一根带子,带长2尺左右。穿此罩裤时,后面的两根带子往前束,前面的两根带子往后束,互相对束收紧。如此穿法,既可避水挡脏,同时较为暖和,还可偷空将两只手插进叉口内取暖。由于舒服实用,所以不仅捕鱼时穿,上街卖买时也常穿。
围裙(缠裙)——渔民寒冷天穿用。质料多是家机土布,大多染藏青色,腰身(围)3尺6寸,长约2尺5寸至2尺7寸,根据穿束者身材高矮而定,上齐腰下及踝;腰部打3—4分或5—6分的褶裥,使之上小下大成裙形,束围腿蹲下作业是不大便当的,但有利取暖,同时能增加安全系数,万一发生险情,缠裙像伞一般漂浮水面,目标就更大了。
船形鞋——无论男女渔民,暖天都是赤脚大仙。冬寒冷天时,或套蒲鞋,或穿毛窝。蒲鞋是用稻草删叶取茎搓绳编底,考究的用苧麻搓绳做经线,蒲条搓绳织帮,矮帮园口,和普通矮帮园口布鞋样式无二样。毛窝底也是用稻草删叶搓绳编底,用芦花头(芦花盛开未老时采摘全头晒干)编成,园口,深帮,包裹(窝)住全脚,轻便暖和,价格便宜,经济实用。至于探亲访友。逢年过节,则穿布质单鞋或棉鞋,鞋底是4—6层破布,中夹1层蒲包片,外包1层新土布或白布(时称“洋大布”),2—3分走马针,用棉线钉实。鞋面布是线呢或厚贡呢(清代初或更前用土布)。棉鞋用绒布里,中间铺絮棉,两片瓦,船形尖拱头,又似元宝样,鞋帮上绣花,石榴、蝴蝶、荷花莲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