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乡贤献计家乡发展(摘要)

作者:     点击:1233    发布时间:2020-10-20

张   琳   中傲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

      一、保护好水资源,对现有企业要加强环保监管力度,在招商引资时要引进低污染企业。 基础建设方面要打造沿江风光带,把扬中建设成全国闻名生态宜居城市。 

      二、要充分发挥扬中的水运、路运优势,做好承 接产业转移工作。在扬中整体经济规划框架下,找 出几个重点方向,打造重点产业园,打造特色小镇。加强引进研发型企业,为后期的扬中经济转型做好铺垫。

      三、和高校展开重点产业的产学研合作,使产 学研的结果能够在扬中落地、开花、结果。注重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方面的成果转化运用,使得“扬中出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引进有影响力的高 校或者研究院落户扬中,从而带来高素质的人才汇聚扬中。   

      四、加强养老设施的建设,培养专业的养老产业管理及护理人员。打造好养老产业不仅可以为扬中的老人真正地谋福利,还可吸引外地人来扬养老。

陈学文   上海电气燃气轮机有限公司董事长:

      扬中的困境是整个中国制造业现状的缩影,必须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要在原有优势的 基础上,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才能不陷入低端陷阱。发展一方经济的抓手是“上项目”,企业不断成长的秘诀是“上产品”。 而创造,除了我们熟 悉的“引资”“引智”,同样重要的是培育本身的创造 力。 近年来扬中市委市提出产业强市、实干兴 市,吸引人才回流扬中创业就业,都是长远发展的 根本大计。希望这个工作能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扬中要学习、借鉴深圳,要多研究深圳的政策、做法。希望多年之后,我们扬中在外面不再介绍自己是江苏的小“温州”,而是介绍自己是华东的小“深圳”,我们有自己的拳头产业,不但靠产业集聚 效应做到全国,还靠自主创造。

王   峰   雪浪数制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0:

      目前包括扬中在内的东南沿海地区各城市都 面临着人力、土地等资源环境约束,实体企业发展的综合成本持续上升,数字化转型是改变传统制造业发展方式的关键路径,积极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帮助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成效。 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与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加快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是蓄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推进产业数字化的主要突破点。

孙   泉   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回乡参加扬中市首届青年人才大会,看到家乡党委和对人才工作的重视,深受鼓舞。同时也感到大会发布的青年人才政策和一些城市比起来力度还不够大,特别是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个人建议扬中可以和一些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加强接触,争取促成合作共建若干个有影响力的新型研发机构,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和服务,真正留住一批高层次人才,让他们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培育人才等方面发挥作用,同时也带动扬中的企业转型升级、加速发展。

徐繁荣   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党委工作处处长:

      我们扬中要大力弘扬新时代“四千四万”精神,坚持开放、融合和创新的发展思路,着力引智创智,强化科普研学,拓展电气制造、智慧科创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互联网软件服务,建设江中智慧明珠。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坚持生态立岛,发展安全优质农产品种植业和特殊水产,建设特色养老基地、风光宜居小镇、游艇基地、学生实习绿洲、健康疗养中心,打造中国特色的长江生态旅游岛。

何青松   南京航空航天机电学院副研究员:

      要实现“强起来”的目标,必须以产业强市、实干兴市为导向,在“3+X”产业体系的框架下,夯实智能电气、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等基础,积极谋划汽车零部件、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前沿新材料、航空航天等战略新兴产业与技术;引培高端人才,深入实施科教 与人才强市战略,建立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才与扬 中企业、园区、产业的紧密联系,继续发挥好科技镇长团作用,鼓励学生和科技人才回扬创新创业;积极推动扬中科技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新 动能、新经济,实现扬中强产业技术体系。

黄金贤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

      扬中发展促进会已完成主要地区布局, 搭建了 在外扬中人与家乡联络、沟通与发展平台!建议可以 结合扬中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梳理家乡发展重点难点,细化在外扬中人专业特长与资源人脉,形成 更有效对接, 推进特定领域联动机制纵深化和便捷化,实现共同发展和共赢发展。

朱秀金   智慧城市运营部部长、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南京区域):

      积极发展数字扬中、智慧扬中,充分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坚持稳中求进、争先率先、以人为本、突破创新,建成以信息为主导、网络为支撑、 数据为要义、服务为根本的城市运行体系,持续提升智慧扬中的城市综合承载力。

冯乔林   宝应人民医院外科主任:

      一、 继续保留故乡情结的宣传报道,让游子有 根,让学子归巢。留住人才,就是留住未来! 二、加大各项政策的执行力度,进一步提高扬中的虹吸力度。三、加大对大学生留守父辈的关心力度,让温暖常驻,让游子归根。四、进一步提高扬中的经济实力与竞争实力,在百强县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向苏南集团紧密靠拢。五、细节决定成败,解决高素质人才的安家、子女教育、职业提升等渠道,让青雁归乡!

施   璐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团委书记:

      一、加强旅游业、服务业的发展院围绕“长江生态 旅游岛”概念,利用扬中的地理、自然资源等优势,重点聚焦板块,把长江生态旅游岛打造成扬中的名片!二、在城市硬件方面,聘请有经验的高层次团队,对 旅游岛的建设进行有效规划、控制,包括城市规划设 计、建筑设计等;在软件方面,要吸引生态旅游类的 项目、投资及人才;三、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品位、价格适中的民宿;四、要争取高铁建设,能与沪宁高铁 并线则更佳。同时,进一步提升市内的公交运营、景点之间的接驳等。

丁   钰   上海市金茂律师事务所律师:

      扬中有四千四万精神,有大江通海的胸怀。未来家乡发展要在“清新”上不断提升,通过简政放权激 发简约而不简单的政商关系;在“开门迎客”上张弛有度,通过法治为各类投融资保驾护航;在“文以化 之”领域独辟蹊径,找到全球扬中人凝聚情感的纽带,传承并叠加扬中精神与新时代精神的契合点和兴奋点,以扬中精神持续不断的输出为海内外扬中人守护乡情与初心,缔造扬中持久的辉煌和强实力。


扬中发展促进会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苏ICP备10208812号-2 技术支持:江苏优度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