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弹厂
1943年下半年,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光荣传统,开展大生产运动,扬中建立榴弹厂、被服厂、烟草厂,为粉碎日伪顽进攻和封锁,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抗战时期,所领导的抗日武装弹药十分缺乏。苏中五分区于1944年在长旺江畔新老洲创办榴弹厂。1945年春,五分区从各县共抽派三四十人去二分区所属江都丁沟榴弹厂学习。三四个月后,参加学习的人员即在江都附近的一个古庙里试制成功手榴弹后,开始批量生产。当时,设备十分简陋,仅有一部手摇简易车床和一只化铁炉,赵志宏任厂长。
1945年7月后,扬中的日伪军据点全被拔除,抗日民主管理全县。8月,榴弹厂迁到扬中县鸣风乡中滩张宝庆茧行(现油坊镇鸣凤村)内。陈国平任厂长,赵志宏任党支部书记兼副厂长。
榴弹厂扩大生产规模,占庭院1个,房屋6间,有一台4人推拉的鼓风机和每次化铁三四百斤的熔炉。每天能化铁两炉。人员由30余人增加到100多人。
榴弹厂分设修枪组、翻砂组、装制组、化学组、木工组,每组十几人、几十人不等。各组的工作任务是:修枪组修理枪械的一般故障,翻砂组浇铸榴弹弹壳,装制组负责装填火药,化学组负责配制火药,木工组负责制造榴弹木柄。榴弹厂除生产手榴弹外,在有枪弹壳的情况下,也生产枪弹。
榴弹厂每当生产到三四百枚榴弹时,分区便派人前来提货。1945年底,根据上级指示,榴弹厂北撤。四五只木船装载着所有人员和物资,从长旺西江(夹江)上船绕南江,渡东江至泰兴天星桥上岸,经泰兴城东、溱潼等地,历时一月余,到达兴化南门童家潭。1946年1月,与苏中二分区榴弹厂合并。
扬中被服厂
1945年,扬中县警卫营扩充到1000余人,上升为扬中县独立团。增编人员的军需,由扬中县抗日民主开办被服厂解决,被服厂属分区供给处管辖。根据地委的指示,扬中县抗日民主决定,被服厂经费由县财政科提供,县财政科会计吴俊具体负责筹建。同时,调黄维年、黄益年等搞采购工作,马如九负责招募工人。厂址设在县附近的积善乡二十八圩埭(今油坊镇老郎村)。
被服厂计划生产1000套军被服(每套军被服包括军帽、军鞋、军布袜、绑腿布、子弹袋、榴弹袋、粮食袋、军衣裤和被子)。每套用布4至5丈。被面为格子布,被里为白布。为了节约开支,做到一物两用,工人将被面和被里缝成筒状,四角结上带子,冬天塞进被絮当被子,夏天抽掉被絮,用竹竿撑起当蚊帐。
原料来源,一是在扬中和江阴购买老百姓的家织土布(时称家机布),二是通过内线到上海、苏州、常州购买“龙头细布”。在农村则以物易物,用征收的公粮换布。在日伪统治区的城市,则用伪币储备券或黄金购买。兑换黄金需由县长施光前同志批准,由县财经科长赵廷中同志经办。其中,苏中五地委城工部的朱保根同志通过常州商人,用黄金先后买了3000多匹“龙头细布”。
7月,本地裁缝和常川等地的熟练服装工人不断到厂。他们自带缝纫机,不计报酬,积极生产。正常生产时有50多人,忙时近百人。北撤前,分成两班制,日夜突击。两个多月共生产600多套军被服供给县独立团指战员。
10月下旬,被服厂奉命先于扬中县党政干部进行北撤。11月下旬,该厂改属苏中二分区供给处领导。不久,迁到高邮临泽北面的瓦仓,于同年底并入苏中二分区军服厂。合并后,有缝纫机100余台,工人100多名。不久,军服厂又迁到兴化县东潭,后来又迁到山东境内,在解放战争的炮火中坚持生产。大军渡江南下时,又辗转到江苏东台。此后,该厂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于解放后迁到无锡。
江南烟草厂
1944年春,抗日民主决定以商办名义办香烟厂。经县委书记洪天诚同意,县财经科提供相当于80石米的伪币,从苏州买到1台小型7根齿带、一分钟能生产350支香烟的卷烟机。6月,卷烟机零部件通过分散包装,用船运到扬中丁开云家中。8月,抗日民主城工部花费160多石米钱,通过上海永安公司顾经理买了1台烟丝机、l台轧烟梗的滚筒机、1部炒烟丝机以及商标印刷版等,化整为零由民船运到扬中,生产设备基本齐全。厂址设于鸣凤乡中滩。
1945年春,苏中第五行政专员公署决定将烟厂划归专区财经处管辖。6月,苏中五地委定厂名为“江南烟草厂”,派侯成任厂长,生产“长江牌”香烟,商标图案为一只三桅帆船。7月,试产成功,正式生产。9月下旬,烟厂北撤。四条木帆船将机器设备和原材料运到江都县三里墩两子桥附近的一个祠堂里继续生产。11月,又经兴化北迁到高邮临泽镇夏家集,改属苏中二分区供给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