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之初,扬中对外交通的途径是简易客渡,每遇狂风暴雨,大雾锁江,便舟橹停搁,渡口关闭,扬中顷刻间便成为“孤岛独洲”。1949年,扬中县有私营渡口49处,五十二艘木帆船从事渡运,其中的13吨,小的4吨,是扬中县通往外界的主要交通工具。1957年6月三沙公路建成通车,标志着扬中有了条砂石公路。从江中孤岛到一岛五桥,从独条大道到路网通畅,从偏僻岸线到繁华桥港,浩浩长江中,扬中创下一个又一个交通奇迹——
“一五”(1953-1957年)
1955年10月27日,拟定交通运输工作个五年计划:1.重点进行木帆船的社会主义改造。2.主建沙家港、东新港等七处码头和候船室。3.清除交通障碍物37处。4.完成货运量16.28万吨,客运量4.53万人次。
1956年6月9日,在八桥区轮船乡新沙设立风向信号杆,这是我县次为水上运输船只安全航行提供导航设施。8月,制定交通建设的第二、三个五年初步规划。新筑和延伸土路面公路14条,全长77公里,路面宽5.5米、建涵洞217道,建桥20座,改建桥15座;增加客车2辆,货车6辆,拓宽三茅港,建车站点32处。10月,我县座公路桥——建设桥建成,跨径12米,载重量6吨,为三沙线通车创造了有利条件。
1957年6月1日,成立“扬中县汽车站”。同日,我县条砂石公路三沙路(三茅—沙家港)建成通车,全长5公里,路基宽5米,路面宽3.5米,每天有两班次客车,接送旅客。10月,沙家港轮船客运码头新建工程竣工,并添置趸船一艘,长21米,宽5米,从此,“姚镇”“常州”两客班客轮可直接停靠,结束了过去划船接送旅客的时代。
“二五”(1958-1962年)
1959年4月,新建“胜利号”木驳一艘,甲级41吨,这是我县改制的艘木驳船。7月,建造栏杆汽渡码头,长50米,宽6米,分高、中、低水位停泊。8月,三茅至八桥线公路建成通车,全长17.387公里,路面宽4米,砂石路面,晴雨通车。
1960年5月7日,我县栏杆桥至新港汽渡通航,渡轮为机动木趸船,长15米,宽4.5米,每航次载渡汽车一辆。
1963年三月九日,我县沙家港一宜兴的张绪、丁山一线班船客货通航。12月1日,泰兴天星桥、过船港分别与我县五圩沟、东新港恢复客运渡船对开。
1965年8月,栏杆桥汽渡由镇江养路段调来苏交工“211”轮一艘,经改装定为“卫东”轮顶推木趸船。
“三五”(1966-1970年)
1967年8月,老郎至永胜街简易碎石路面辅筑工,全长3.5公里,路面宽3米,晴雨通车,到本年度止,全县建公路三条(三沙、三栏、三八线)工区养护里程(指晴雨通车线)35.881公里,三跃、永胜二线6公里系土路面,通班车的公社数发展到11个。
1969年8月,添置机动渡船一艘,核定客座91人,主机功率80马力,投入头墩子渡口营运,这是全县20处渡口艘机动渡船。12月,动员全县11个公社16000民工,次拓浚三茅大港,全长9.5公里,标准底宽4米,提高了通过能力,成为我县的港航道。
“四五”(1971-1975年)
1971年10月,在三栏线3.2公里处架设钢质公路桥梁一座(上级调拨),跨经28.6米,宽4米,载重汽15吨,拖60吨,这是我县有史以来的座钢质公路桥。
1972年年底,我县各部门大小型汽车已发展到13辆,其中货运汽车9辆,小型汽车3辆,教护车1辆,拖拉机117辆,摩托车6辆,社办运输完成货运量7.47万吨,完成货物周转量1917万吨公里。
1974年11月30日开工改建东新港大轮码头,1975年12月交付使用,并添置长60米的趸船一艘,上海班客轮可直接停泊,投资百万元。是年,汽车站客车已发展到五辆,计270客位,通达全县11个公社,年完成客运量92.7万人次,周转量1235.9万吨公里。
“五五”(1976-1980年)
1977年,航运公司年扭亏为盈,养路工区年试辅三茅地区2.6公里的油路成功,汽车站年客车直达镇江。
1978年1月1日,省交通厅工程局从无锡船厂调拨艘钢质八车渡船江苏0804号,投入栏杆桥汽渡码头,渡运效率提高一倍。
“六五”(1981-1985年)
1982年年底,汽车站客车已增加到13辆(包括联营3辆),计700客位,全县除幸福外其余11个乡镇全通了汽车,长途客运班次可通往上海、无锡、常州、南京、镇江、句容、丹阳、金坛、宜兴、丹徒等地,全年完成客运量17万人次;客运周转量达299万人公里。
1979—1982年,投资累计150万元,改建三栏公路,新辅沥青路面12.5公里,路面宽7米。
“七五”(1986-1990年)
1988年4月10日,设置栏杆桥、丰东桥、何家大港、二墩港、东新港、西新桥、六圩港、三圩港、中滩、头墩子、思议港、南旺桥、三岔港、铁匠港等十九处渡口。
1991年,扬中夹江大桥前期工作完成工可评估会,初勘和测量结束,并与设计单位签订设计合同。
1992年10月21日,江苏省交通厅批复扬中—高港汽渡渡口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八五”(1991-1995年)
1994年6月18日,扬中至高港汽渡通航。10月6日,扬中一桥竣工通车。这座耗资1.62亿元由地方自筹资金兴建的跨江大桥,打通了扬中通联外面世界的路网,彻底结束了千年孤岛的历史。同日,扬中大桥至明珠广场段(大桥路)竣工通车,全长3.4公里,路宽15米。
“九五”(1996-2000年)
1996年9月3日,市计经委批复,同意扬中市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搬迁组建。10月18日,扬中大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省市领导和有关专家评审。10月23日,计经委同意交通局关于S218省道三茅至兴隆段进行拓宽改造,该路段长5 19公里,按一级公路建造。11月20日,“扬中大道”路基土方工程全面开工,形成7万人挑土方的宏伟场面,仅用10天时间完成土方100万方。
1996年,新建市区环北线公路2.65公里,路面宽33米,路面工程及江洲大桥全面竣工通车,总投资3600万元。
1998年2月23日,市计经委同意关于S218省道扬中兴隆桥北至油坊开发区进行拓宽改造。
1999年11月底,新“三二线”(三茅至二墩港)改建,竣工通车,全长3. 212公里,路宽30米,公路等级一级。
环岛堤顶公路开工琏设,首期工程二墩港至国土公园段3公里,路宽6米,于年底竣工通车。
2000年10月底,由油坊红旗河至八桥公济桥,全长3.67公里的扬中大道四期工程建成通车,由西来庆丰桥至幸福大桥全长l.564公里的西来庆丰线二期工程建成通车。
“十五”(2001-2005年)
2001年3月16日,成立扬中长江二桥筹建工作领导小组。11月16日,扬中大道全线建成通车。
2001年,我市管养的原218省道改名为238省道,起点扬中大桥,经过扬中二桥至西来桥镇幸福大桥,全长37. 575公里。改造后的“三二线”改名为231省道,起点江洲大桥至二墩港,全长3.486公里。
2002年11月30日,扬中二桥开工建设,2004年10月28日全面通车,扬中二桥全长6.70公里,总投资2.2亿元。扬中二桥将扬中本岛和西来桥紧紧联结起来,也使扬中与苏南经济版块融在了一起。
2003年3月21日,扬中环岛公路开工建设。10月28日,环岛公路全线建成通车,全长100.9公里。
2004年4月20日,三栏路改造工程开工.7月15日建成通车,全长3.91公里,总投资275万元。8月下旬,扬子东路改造工程开工,10月25日完成沥青下封闭,总长3公里,总投资400万元。10月16日,三沙公路改造工程开工,12月15日建成通车,全长1.3公里,总投资156万元。10月16日,环城路改造工程开工,11月中旬通车,建设桥至彩凤桥段全长1.2公里,总投资50万元。
2004年,我市完成东进大道、环岛公路等15条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合计123.92公里。
2005年7月-9月,三栏线拓宽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全长2.6公里,总150投资万元,于9月底建成通车。
“十一五”(2006-2010)
2006年8月22日,我市深水码头建设岸线使用正式通过交通部批准。8月27日,泰州公路过江通道项目建议书通过发改委批准。
2006年,我市完成新圩村路、西来环岛公路等13条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合计35.9公里。
2007年8月16日,扬中市新汽车客运站开工建设。12月26日,泰州大桥开工建设。
2009年2月23日,扬中汽车客运站投入试运营。
“十二五”(2010-2015年)
2010年12月13日,扬中港长旺作业区举行开工典礼。10月12日,我市条高等级公路238省道(扬中段)正式建成通车。11月25日贯穿扬中境内,横跨主江、夹江的泰州长江公路大桥正式通车,为江苏中部又添一条跨江通道,强化了泰州、镇江、常州的交通联系,完善了长三角高速公路布局网络,我市从此结束了境内无高速的历史,全境15分钟即可上高速。
2013年9月24日,我市智能公交系统正式启动,园博园至扬中客运站、园博园至明珠广场博联农商城两条公交专线正式开通。
2014年10月28日,历时两年建设,全长6.036公里,设计车速每小时80公里的扬中三桥全线贯通。三桥的通车,让“扬中-镇江半小时都市圈”成为现实,扬中“无缝融入”宁镇扬城市板块和长三角经济圈,成为水上花园又一城市地标。
“十三五”(2016-2020年)
2017年初,经全省国省干线公路路网调整,扬中起于二墩港汽渡码头,经S238、园博大道、扬中大道、滨江大道,讫于扬中三桥,全长19.885公里路段被命名为523国道。523国道线路的落地,填补了扬中有史以来没有国道的空白。由省道变国道,升级的不止是道路质量,更将为我市的南通北达、为老百姓的出行致富插上腾飞的翅膀,提供不竭的动力!
5月22日,扬中238省道八桥段正式开工。
如今,在全新的大交通格局下,一条条城市主、次干线犹如活力四射的“生命线”,贯通着岛城的交通“动脉”,为扬中的经济腾飞注入了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