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洲堤坝形成
南宋建炎年间,韩世忠屯兵韩桥,派兵至小沙,围沙造田,开渠排水,种草作军马饲料,大港水系开始孕育。
明成化年间,朝廷遣退役棚兵至沙洲围滩造田,有张家大棚、何家大棚、蒋家大棚等,其时港堤初筑。
清代,江洲滩涂始得大规模围垦,水系得到发展。顺治年间,乐生洲、德兴洲、宝晋洲突涨,乡人捐资构筑大坝,连接三洲。同时,驻京口八旗营在德兴洲北圈地3800亩作军屯,即为“营房港”。围垦德兴洲,新筑港道5条,北通大江。乾隆年间,育婴洲新涨连片,福德洲、在我洲与太平洲、细民洲相连,鸣凤洲与太平洲相连,太平洲中、下洲连片成陆,东部陆地向北推进1.5公里。咸丰年间,因为太平军攻至江南,数以万计的避难者来江洲定居,围滩造田,开挖港河,修筑江、港堤防。
民国初年,宝晋洲上、中、下三沙围垦利用,与永安洲、万寿洲相连成片。
民国15年前后,围垦福字圩、长兴圩、新圩和小新圩,使补漕万寿洲逐渐与德生洲靠近。
民国24年,县长洪康燮招民工数万人,疏浚二墩子港,同时筑二墩子港东大坝,使二墩子港口由王六港向北延伸至新华村北。民国25年筑福字圩东坝,翌年又筑西坝,围垦中北圩、母子圩。至此,德生洲与德兴、补漕万寿洲相连。
至民国37年,全县围垦大小圩块1640个,100余公里长江堤防基本形成。
江堤的培修与加固
扬中江堤,全长120.151公里。面东北大江50.986公里,面西南夹江55.845公里,涵闸外港堤13.32公里。1949年前修建规模小、标准低。
民国20年,县召集地方士绅议决加高、加固江堤,未果,入夏洪涝成灾。
民国24-25年,县长洪康燮,召集民夫万余,加高、加宽、加固长江大堤。完成土方1.7万立方米。
民国35年,县整修江堤险要地段8处,计长66.7公里,土方1.33万立方米。后因战事紧张,经费无望,敷衍了事。
1949年汛期,洪水台风袭击,堤防溃决65处,毁堤3800米,共71668亩稻田被淹。1949年冬开始,新中国人民组织全县劳力,加固江堤。
1954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全县江堤漫决、毁坏严重。1954年冬至1356年春,按堤顶高出1954年洪水位0.5米标准,发动7万民工加高江堤堵塞支港完成土方243.6万立方米。
1956年,江苏省水利厅下达长江干堤设计标准:堤顶宽3米,顶高超1954年洪水位0.8米,外坡1:3,内坡1:2。
1965年,县水利建设第三个五年计划提出堤防标准:大江堤顶超1954年洪水位1.5米,夹江超1米,堤顶宽3米,从1966年起逐年分段培修。
1978年,堤防标准:大江堤顶超1954年洪水位1.8米,夹江超1.5米,堤顶宽5米(幸福公社4米)。
1979-1985年对江堤脚227处计17.5公里长河塘实施填塘固基。
1986年,将标准夹江超1.5米加高至1.8米,至1990年,全县120公里江洲堤通过上级水利部门验收。
1995年,江堤标准,堤顶高程:新坝、联合、丰裕10米,三茅、三跃、兴隆、长旺9.8米,其他9.6米。顶宽6-8米。
1998年,11月20日百里长堤全线开工.平均每天6-8万人,并组织挖土机参与施工。完成灌浆48.93公里,至2000年底,共完成土方912万立方米,投入劳力186万余工日,使用推、挖机械160台次。120公里江堤全部达标。
土方达标工程结束后,结合沿江生态环境建设,进行堤内绿化,
护坡防浪和治坍
五十年代,扬中江堤外滩狭小地段有72段,长45公里,无挡浪芦苇和防浪林带,堤身受风浪冲刷,危及堤防安全。从1957年起,在险要外坡,铺设块石护坡。至1990年共铺设68段,长29.639公里,完成石方14.46万立方米,使用石块27.95万吨,经费249.088万元。
1996年汛期,江堤遭受特大洪水和8号台风袭击,堤身多处损毁,为了有效防御洪水,学习外地经验,实施浇筑江堤砼护坡防浪工程,首先在八桥同胜村积胜圩修建砼护坡0.5公里。
1997年,江堤再次遭受袭击,部分堤身受损,于是全面实施砼护坡和浆砌块石护坡工程,并将护坡高度浇筑到与堤顶相平,同时在护坡顶端砌挡浪墙。
扬中迎东北大江江岸常受到江心暗沙迁移、深泓溜线摆动的影响时涨时坍,西面夹江狭窄弯曲,深泓溜线左右转折冲刷,江岸涨坍遵循凸岸堆积、凹岸侵蚀规律。1949-1995年全市共坍江破圩74个,坍没农田7693亩。1968年开始坍江治理。90年代以后,加大坍江治理力度,增加资金投入,科学治理,江岸坍势得到有效治理。
历次洪灾与抢险
光绪27年农历7月,大水,太平洲江堤溃决半数以上。
光绪32年,大水,太平洲受灾严重。
宣统3年农历7月,大水,太平洲江堤多处溃决,农田被淹,秋收严重减产。
民国8年,江苏省省长齐耀琳奖励扬中县江堤建设有功人员。
民国10年农历7月,大水,新坝、中心沙等地农田全部被淹。
民国12年夏,大水。江堤多处决口,农田被淹。
民国17年农历6月初3,大水,全县岸堤溃决数十处,淹没稻田近万亩。
民国20年,大水,全县江堤决口32处,淹死119人,受灾面积100平方公里,受灾10774户54355人,财产损失26万余元。
民国21年,扬中县查放局对江堤进行小规模加固
民国24-26年,县长洪康燮亲临监督,疏浚中山港(三茅大港),完成土方19万立方米。召集民夫万人,加高、加宽、加固长江堤防。
民国27年秋,永胜乡东部玉带沙全部坍入江中。
民国30年,抗日民主县长王龙发动群众兴修水利,开挖、拓浚港道通往西江封头坝,全长4.5公里。
民国32年,大水,江堤多处决口,永胜乡房屋冲毁83间,死亡13人。
民国35年,沙家港-兴隆十八亩处坍江严重。
1949年夏,由于国民党军队依堤挖战壕,筑工事,留下百孔千疮的江堤,加上遭台风、暴雨、高潮袭击,全县江港堤溃决65处,长达3800米。淹没农田6.5万亩,内涝面积4万余亩,冲毁房屋481间,淹死17人,受灾6532户26219人,人民调拨麻袋2000余只,动员26602名民工抢险。
1954年夏,兴隆乡斧头街崩坍,破圩1个。8月1日,八桥区猫沙港栏河堤裂缝漏水,区委书记张国源、党支部书记丁盛根以身体挡住缺口,及时抢堵脱险。汛期,遭特大洪涝灾害,降雨1192毫米,江潮出现历史水位7.44米,全县决堤114处,37个乡受灾,淹没农田10.76万亩,受灾19574户72600人,淹死32人。
1975年5、6月,扬中遭遇特大内涝。
1991年夏,特大洪峰到达扬中,新坝乡五一村杜家港涵闸出现险情,韦志清同志主动请缨,跳入水中参加抢险,壮烈牺牲。位于扬中腰部的团结港发生决堤,身兼防汛抗洪总指挥的陆朝银县长大呼一声“跟我来”,径直跳入湍急的水中。在场干群纷纷下水,手拉手筑起一道“人墙”。陆县长同时指挥岸上干群现场取土,堵住决口,为抢险胜利赢得宝贵时间。
1998年夏,百年一遇的大水南北同时出击,使中国遭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水灾。而“头顶一江水、脚踩一只盆”的扬中,由于江堤经多年加固,虽然堤外波涛汹涌,堤内却放着《和他的儿子》电影,人民生活井然有序。
从1975年以后,扬中没有经受过大的内涝,1978年以后的扬中没有重蹈1954年被淹的覆辙。
今天的扬中,河港沟渠,润泽良田万顷,巍巍大堤,笑看惊涛拍岸,它们见证了江洲儿女建设家乡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