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时期的扬中

作者:     点击:1214    发布时间:2020-10-16


      扬中,作为一座“千年成洲、百年建县”的岛城,她的开发建设是数百年来扬中人民自强不息、接续奋斗的结果。但在某些阶段,因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其发展进程也会被加快,160年前的太平天国时期,就是扬中得到长足发展的一个特殊历史阶段。
      “四面边声连角起”,扬中却幸免于太平军战火
      清咸丰元年至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洪秀全领导了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史称“太平天国运动”。咸丰三年(1953年),洪秀全定都天京(南京)后,又派太平军攻占镇江和扬州,与天京成掎角之势。咸丰十年(1960年),太平军再破江南大营,并乘势挥师东向,连占句容、丹阳、常州、苏州等江南大片区域,所到之处所向披靡,但距南京仅百多公里、与镇江和丹阳仅隔夹江的扬中却免遭太平军战火,是闻名一方的“太平洲”。
      扬中为什么能够幸免于难呢?据《太平书院拾遗》(见《扬中地名故事》)一文介绍,“当地百姓传说:太平洲中洲百姓,多有习武者,并善用计谋。在太平军攻占江南后,便在江堤上遍插旌旗,并扎稻草人无数,穿衣戴帽,手持矛枪,站在旗下。少数真人则在草人旌旗中不断穿行,造成森严壁垒的气势,让对岸太平军觉得这里防御严密。更有趣的是,老百姓还纷纷从家中扛来晒稻谷、麦子的晒垫,卷成圆筒,表面涂上黑墨水,架在江堤上伪装成大炮。每十米一个,一字排开,一眼望不到头,远远看去,与真炮毫无两样。对岸的太平军望而生畏,终放弃了攻打太平洲的企图”。
      事实果真如此吗?据太平书院徐敏考证,该传说与史实有较大出入。在《清实录·同治朝实录》中,有五篇谕告提到太平洲及清军与太平军为此发生的激烈争夺。
      一篇谕告指出,“太平洲绵长九十里,南岸贼(满清对太平军的蔑称,下同)踪出没靡常,亟宜扼要设防,相机堵剿”。另一篇强调,“并探知丹阳等处逆(满清对太平军的蔑称,下同)众,扎成木篺(指木筏)甚多,有图犯太平洲之势,各处港口,甚为吃重。……都兴阿(清朝将领,曾任江宁将军,驻防扬州,督办江北军务)所拟炮船,即令管带之员迅速驶往,是为至要”。从这两篇谕告分析,满清朝廷对太平洲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视,对于太平洲的防御作了精心部署。
      其中一篇谕告,还详实记录了清军对太平军进行防御反击的一次战例,“刘巷朱家圩等处,又有贼众数千,意图渡江扑犯太平洲,旋见镇海庵对江之龙虎埭,有贼马步队一二千人驰骤而来。我军拨队扼险,登岸迎击,贼始回窜刘巷以下”。另一篇的记录则反映了战事的惨烈,“沿江一带,屡有逆匪(满清对太平军的蔑称,下同)出窜,并有大股欲由江干扎垒,为窜渡太平洲之地,经扬防水师击败。其窜往恤嫠沙武家桥等处之贼,亦经师船迎击,轰毙甚众。”这篇谕告同时强调,“现在沿江下游之贼,既并窜上游。太平洲江面,又极狭窄,尤须防其抢渡北岸。富明阿(清朝将领,本姓袁,曾授江宁将军,坐镇扬州)已饬(命令)吴全美(清朝将领,后因镇压厦门、江苏等地农民起义有功,授福建水师提督)酌拨师船,添赴上游堵剿。著即严督水师各营将士,梭织巡防,毋任该逆于太平洲偷筑营垒,致剿办又形费手”。第五篇谕告称,“富明阿已将太平洲一带大炮船,全数调回邵伯”。从这些谕告的内容不难看出,满清统治者在太平洲不仅派驻重兵扼要设防,而且从邵伯等地调遣来大炮船巡防堵御,但太平军却只有“木篺”。两军实力的巨大差距,或许是太平军未能攻占扬中的重要原因。
      太平洲得以保全,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太平洲的民众被清统治者以“团练”的形式组织起来,保洲护境。《扬中县志》记载,“清咸丰十年(1860年),洲人组织团练,自保身家”。《太平洲书院碑记》也写到,“咸丰十年,丹阳、常州、苏州等处,相继失陷,贼踞江南,窥伺江北……令吴某团练六邑(指扬中,其时属六邑共治),按户出丁,编甲为伍,巡江堵御。所以保全洲境,护卫难民,与贼相持,俾不敢渡江而北者,实洲民之力”。从这个角度看,传说中依靠洲民力量获胜是有史实依据的,但借助假人、假炮去“威慑”太平军,或许掺杂了戏说的成分。
      “此心安处是吾乡”,江南民众大规模徙居开发扬中
      扬中的先民来自大江南北,从五湖四海徙此聚居。北至黄河流域,南到闽浙,西达湖广、川蜀,但绝大多数来自苏南、苏北和安徽等地。据《扬中市土地志》记载,“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南京),太平军与清军战火频仍,邑地位处江中,未受兵燹之灾,前来太平洲避难定居者数以万计”。
      咸丰年间,江南民众为躲避战乱而大规模迁居扬中的史实,得到了现存多部姓氏族谱的印证。《扬中戴氏创修祠谱序》(见《我从哪里来——扬中百家姓氏探源》)记载,“润东戴氏,世为望族,其先世系出宋戴公之后,为微子启之苗裔……当明清之际,其远祖从住太平洲,后以洪杨之乱(满清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蔑称),复有族人相率来此避难,遂家焉。考今扬中支,实自江南吴沙、当沙两派合流而来者也”。同样,《马氏族谱(永思堂)》(见《我从哪里来——扬中百家姓氏探源》)在“迁徙记略”里这样记载,“荷花塘马氏,又有三次向周边扩迁,分布于丹阳、丹徒、镇江、泰兴、江都、常州、扬中等地”“其三,咸丰十年(1860年)四月,太平军攻占江浙,捣毁南宫庙左祠堂,族人避乱,大肆外迁”“而迁居扬中者居多”,等等。
      丹徒人解南,即是咸丰年间避居扬中的难民之一。此间,他写下了诗作《秋日东洲晚望》(见《镇江文史丛书·镇江诗文》)。该诗题有诗序,“洲在郡(指丹徒郡)东大江中,古名兰洲,今曰太平,如永安、宝晋、乐生、细民,又各各其地。纵几百里,横二十余里。由宋迄今积沙成坯……咸丰庚申,粤寇(满清对太平军的蔑称)之乱,郡人多避居洲中,隔一衣带水,数年烽火望之,可接洲人相与持久,竟不为害”。诗人以历史当事人的身份,对咸丰年间丹徒等江南民众纷纷徙居扬中的情况,作了如实记录。
      江南民众大规模迁居至此,无疑对扬中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为这数以万计的江南民众,不仅为扬中带来了数量庞大的人力资源,而且也带来了江南先进的文化和科技。加之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北归山东入海,淮河入长江之水受到遏制,扬中沙洲续涨连片,加速成陆等因素,扬中经济社会步入了一个特殊的发展、进步期。据《扬中市土地志》记载,“至光绪五年(1879年),太平洲总人口已达到18万人。光绪三十三年,太平厅设置前,有‘丁86144人’”。
      这时期的扬中发展在相关诗词中也得到充分印证。殷调元所写多首《江洲竹枝词》(见《镇江文史丛书·镇江诗文》),给我们呈现了一幅幅晚清时期,水乡扬中的如画图卷:“境入芳洲别有天,

扬中发展促进会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苏ICP备10208812号-2   苏公网安备32118202000781号  技术支持:江苏优度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