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自己的文章定了这样一个标题,需要说明的是“中文”二字,因为这两个字会给人误解,以为还有“距离我近”的外文期刊在。除了读大学的四年光阴,我一直学习、工作、生活在家乡扬中,也没有阅读外文期刊的雅好,主要的,是没有阅读外文期刊的能力。无论是我为擅长的扬中话,还是我能听却不很能说的普通话,所运用的文字,都是中文汉字。
说《扬中人》是“距离我近的中文期刊”,首先指的是空间距离。这一点应该没有太多的异议。我读过不少中文期刊,有些期刊感觉比较遥远,譬如《诗刊》《人民文学》,有些期刊感觉就近一些,譬如《青春》《雨花》,还有一些就更近,像《北固楼》《金山》这些镇江人自己办的期刊。从京城到省城,再到主管城市省辖市,空间距离越来越近,相关刊物之于我的距离也就越来越近。不过,说来说去,还是没有说到扬中,提到的刊物还都是扬中之外的刊物。扬中有自己的刊物,而且越来越多,譬如《扬中诗词》,譬如《在水一方》,譬如《江洲论坛》,还有各种各样的机关刊物、企业刊物、诗社刊物、文学社刊物,它们之于我的空间距离,未必都比《扬中人》远,而且无一例外的都是中文刊物,所以单从空间距离求证《扬中人》是“距离我近的中文期刊”,是很不严密的。——这里的“距离”,更多的应该是心理距离。
说心理距离,首先要说的是与办刊人员的心理距离。10年前,跟着师傅孙天一先生习练少林内劲一指禅马步桩的时候,我就听说了扬中发展促进会的筹建活动,师傅是三位筹备人员之一,负责到各个村镇了解在外地工作的扬中人的信息,搜集一切有利于扬中发展的人脉资源,以便扬中发展促进会的成立和各地分会的组建。我当时就觉得这将是一个极好的民间团体,动机好,创意好,于扬中有益,对散居在各地的扬中人同样有益。另一位是秘书长范继平先生。与范先生交往已经30多年了。他还在兴隆镇政府工作的时候,我就与他一起作为扬中的代表参加过镇江市文学协会的成立大会,后来他到文联担任主要领导,交往就更多了,慢慢的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扬中人》由他担任总编,在我的心目中,就是一家由自己的密友兄弟主政的刊物,当范总编邀请我担任《扬中人》的特约记者的时候,我是欣然应允的,并且已经担任了10年。范总编有时要我帮忙给刊物做一点文字校勘的活儿,我也是当成自己的事情认真对待的。刊物后来充实了力量,得到了扬中几位文学实力派人物的加盟,他们是王晓芳、朱圣福、叶贵,几位也是我交游已久的朋友。还有一位就是陆会长了。他是扬中发展促进会的发起人、,是《扬中人》的核心与灵魂,没有他,就没有扬中发展促进会,就没有季刊《扬中人》。他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扬中人,长期主政扬中,我钦佩他创立扬中发展促进会的点子,更钦佩他为扬中人谋幸福、谋发展的精神,在一次开会合影时,他拉我坐在他的身边,我以“从命”表示对他的恭敬与感激,原先存在的一点距离感,就这样消失了。
其次是与刊物内容的心理距离。作为土生土长的扬中人,忽然发现还有一份刊物就叫“扬中人”,那是什么感觉?是惊奇,是自豪,是亲切,是说不清道不明却又不可替代的感情。看看封面人物,一个,一个,典型的扬中人,扬中人的杰出代表;翻翻刊物中的图片,大多是熟悉的人,熟悉的景;看看刊物中的经典栏目,大多已经坚持了将近10年。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对《封面故事》特有兴趣,对《绿洲撷英》爱不释手,对《乡情乡音》关注有加,对《绿岛人文》情有独钟,此外,《江洲视点》常常开我眼界,《特别报道》往往给我惊喜,《卷首语》既朴实又亲切,给我的享受犹如品尝刚刚泡开的一杯新茶,——随手翻翻,或者仔细阅读,都没有距离感,或者说不可能有距离感。即便偶尔发现封面人物不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扬中人,那也是长期在扬中工作,与扬中同呼吸共命运,视扬中为家乡的人。在一年又一年的阅读过程中,慢慢的我发现,扬中人的外延在扩大,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籍贯的概念,这里有着以工作为平台的心血与汗水的投资,以婚姻为基础的身份的认同,以大爱为前提的情感的投缘。其实,投缘,这就够了。至于《会务动态》《活动专题》栏目,我很少仔细看,多半是看看大标题,看看图片。有些人物,很熟悉,就像看到相交多年的老朋友,也有些人物,虽然比较陌生,但说不定以后还会出现,一回生,二回熟,多看几次,也就是老相识了。
再次,就是纯属文学情结的心理距离了。扬中发展促进会成立以来,所举办的第一次、第二次征文活动,我都参加了,所写内容都与《扬中人》这本刊物高度相关,而且都获得了同样等第的奖励,第一次是二等奖,第二次是一等奖。二等奖与一等奖怎么是相同的等第呢?因为第一次征文未设特等奖。第一次征文时,我写了一篇题为“从《扬中人》认识扬中人”的短文应征。我告诉人们,通过《扬中人》,我认识了扬中人的祖先,认识了扬中人创业的历史,认识了扬中人代代传承的基因,认识了扬中人所创造的杰出成就。我认识了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在纸醉金迷的浮华尘世,为了自己心仪的科学事业,甘守寂寞,特立独行,不为权位所动,不为金钱所诱,不为名利所惑的扬中科学家;我认识了不畏艰难,敢于冒险,开拓创新,自强不息,不断进取,走出了一条洒满金色阳光路的扬中企业家;我认识了无论在什么行业,不管做什么事情,胸中均有大气象,志存高远,顾全大局,着眼长远,追求大气做人的扬中人;我认识了为建设文化扬中,在进一步整合文化资源,放大文化效应,将文化特色变成文化优势,将文化资源变成文化环境,在创造性构建、个性化打造中焕发出文化的熠熠神采的扬中人;我认识了坚持以人为本的生态理念、环保优先的生态方针,严格保护湿地、林地等特色生态资源,集约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人居,积极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先后实施“碧水工程”、“绿岛工程”、“蓝天工程”等三大生态工程,构建具有岛屿特色的生态田园城市的扬中人——他们诚信守法,文明开放,勤劳俭朴,敢闯敢试,自强不息,团结进取,为世人所称道,为周边所熟知,为四方所推崇。
第二次征文,我写了一篇题为“珍藏”的散文。珍藏什么?珍藏《扬中人》这本中文期刊。在这一篇征文中,我铺叙了自己每年约有两三次的整理书刊的情形,整理的结果,是大半丢弃,保留下来的寥寥无几,所谓“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可就在这样的一次又一次的“损之又损”的整治过程中,倒也有一种杂志,既无全国统一刊号,也少名家大腕时文力作,发行量也不大,却从未想过要丢弃,连瞬间一丝丝的闪念也没有,这就是扬中发展促进会编辑出版的机关刊物《扬中人》。珍藏的理由从来没有好好想过。直到写那篇征文,我才静下心来,仔细的想。看着黄树贤先生题写的“扬中人”这三个大字,我恍然有悟,扬中人,是的,单单“扬中人”这三个字,就让我们怦然心动。这三个字,其实就是我们的面孔,就是我们的身份,就是我们的基因,就是我们的个性,就是我们的灵魂,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的胎记。因而,我保存《扬中人》,就不仅仅是在保存扬中发展促进会发展的历史,就不仅仅是在保存扬中这些年发展的印记,甚至也不仅仅是在保存较为完备的扬中人杰出代表的写真档案,而是在珍藏扬中人敢为天下先的移民精神,在珍藏扬中人深入骨髓的对于家乡的这份爱,这份牵挂……当代诗人于坚有一首诗,题为“避雨的树”,多少年前,我读了一遍,诗中的两句话,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两句话是,“我们不知道为什么爱它 /这感情与生俱来 ”。是啊,这感情与生俱来。既然这感情与生俱来,那么,我之于《扬中人》的保存,也就算不上是一种珍藏,甚至根本就无须刻意珍藏,因为,这一份感情,在我的父辈的父辈的父辈由于未可知的原因决定移民这一方沙洲的时候,就已经天然地烙印在我的心坎上,涌动在我的血液中了。这,既是我的宿命,也是我心甘情愿、无怨无悔的选择。
第二次征文之后,我曾经呆想,这一年四期的《扬中人》,该出版到什么时候呢?何年何月是个头呢?据有些在外地工作的扬中人反馈的信息,他们对《扬中人》,是抱有相当的期待,并且视为至宝的。一册到手,那样一种亲切感,是很难用语言加以形容的。那是一种旅途中猛然听到乡音的感觉,是吃完西餐之后忽然获赠一小碗秧草菜粥的感觉,是在种族国别迥异的小区竟然
说《扬中人》是“距离我近的中文期刊”,首先指的是空间距离。这一点应该没有太多的异议。我读过不少中文期刊,有些期刊感觉比较遥远,譬如《诗刊》《人民文学》,有些期刊感觉就近一些,譬如《青春》《雨花》,还有一些就更近,像《北固楼》《金山》这些镇江人自己办的期刊。从京城到省城,再到主管城市省辖市,空间距离越来越近,相关刊物之于我的距离也就越来越近。不过,说来说去,还是没有说到扬中,提到的刊物还都是扬中之外的刊物。扬中有自己的刊物,而且越来越多,譬如《扬中诗词》,譬如《在水一方》,譬如《江洲论坛》,还有各种各样的机关刊物、企业刊物、诗社刊物、文学社刊物,它们之于我的空间距离,未必都比《扬中人》远,而且无一例外的都是中文刊物,所以单从空间距离求证《扬中人》是“距离我近的中文期刊”,是很不严密的。——这里的“距离”,更多的应该是心理距离。
说心理距离,首先要说的是与办刊人员的心理距离。10年前,跟着师傅孙天一先生习练少林内劲一指禅马步桩的时候,我就听说了扬中发展促进会的筹建活动,师傅是三位筹备人员之一,负责到各个村镇了解在外地工作的扬中人的信息,搜集一切有利于扬中发展的人脉资源,以便扬中发展促进会的成立和各地分会的组建。我当时就觉得这将是一个极好的民间团体,动机好,创意好,于扬中有益,对散居在各地的扬中人同样有益。另一位是秘书长范继平先生。与范先生交往已经30多年了。他还在兴隆镇政府工作的时候,我就与他一起作为扬中的代表参加过镇江市文学协会的成立大会,后来他到文联担任主要领导,交往就更多了,慢慢的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扬中人》由他担任总编,在我的心目中,就是一家由自己的密友兄弟主政的刊物,当范总编邀请我担任《扬中人》的特约记者的时候,我是欣然应允的,并且已经担任了10年。范总编有时要我帮忙给刊物做一点文字校勘的活儿,我也是当成自己的事情认真对待的。刊物后来充实了力量,得到了扬中几位文学实力派人物的加盟,他们是王晓芳、朱圣福、叶贵,几位也是我交游已久的朋友。还有一位就是陆会长了。他是扬中发展促进会的发起人、,是《扬中人》的核心与灵魂,没有他,就没有扬中发展促进会,就没有季刊《扬中人》。他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扬中人,长期主政扬中,我钦佩他创立扬中发展促进会的点子,更钦佩他为扬中人谋幸福、谋发展的精神,在一次开会合影时,他拉我坐在他的身边,我以“从命”表示对他的恭敬与感激,原先存在的一点距离感,就这样消失了。
其次是与刊物内容的心理距离。作为土生土长的扬中人,忽然发现还有一份刊物就叫“扬中人”,那是什么感觉?是惊奇,是自豪,是亲切,是说不清道不明却又不可替代的感情。看看封面人物,一个,一个,典型的扬中人,扬中人的杰出代表;翻翻刊物中的图片,大多是熟悉的人,熟悉的景;看看刊物中的经典栏目,大多已经坚持了将近10年。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对《封面故事》特有兴趣,对《绿洲撷英》爱不释手,对《乡情乡音》关注有加,对《绿岛人文》情有独钟,此外,《江洲视点》常常开我眼界,《特别报道》往往给我惊喜,《卷首语》既朴实又亲切,给我的享受犹如品尝刚刚泡开的一杯新茶,——随手翻翻,或者仔细阅读,都没有距离感,或者说不可能有距离感。即便偶尔发现封面人物不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扬中人,那也是长期在扬中工作,与扬中同呼吸共命运,视扬中为家乡的人。在一年又一年的阅读过程中,慢慢的我发现,扬中人的外延在扩大,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籍贯的概念,这里有着以工作为平台的心血与汗水的投资,以婚姻为基础的身份的认同,以大爱为前提的情感的投缘。其实,投缘,这就够了。至于《会务动态》《活动专题》栏目,我很少仔细看,多半是看看大标题,看看图片。有些人物,很熟悉,就像看到相交多年的老朋友,也有些人物,虽然比较陌生,但说不定以后还会出现,一回生,二回熟,多看几次,也就是老相识了。
再次,就是纯属文学情结的心理距离了。扬中发展促进会成立以来,所举办的第一次、第二次征文活动,我都参加了,所写内容都与《扬中人》这本刊物高度相关,而且都获得了同样等第的奖励,第一次是二等奖,第二次是一等奖。二等奖与一等奖怎么是相同的等第呢?因为第一次征文未设特等奖。第一次征文时,我写了一篇题为“从《扬中人》认识扬中人”的短文应征。我告诉人们,通过《扬中人》,我认识了扬中人的祖先,认识了扬中人创业的历史,认识了扬中人代代传承的基因,认识了扬中人所创造的杰出成就。我认识了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在纸醉金迷的浮华尘世,为了自己心仪的科学事业,甘守寂寞,特立独行,不为权位所动,不为金钱所诱,不为名利所惑的扬中科学家;我认识了不畏艰难,敢于冒险,开拓创新,自强不息,不断进取,走出了一条洒满金色阳光路的扬中企业家;我认识了无论在什么行业,不管做什么事情,胸中均有大气象,志存高远,顾全大局,着眼长远,追求大气做人的扬中人;我认识了为建设文化扬中,在进一步整合文化资源,放大文化效应,将文化特色变成文化优势,将文化资源变成文化环境,在创造性构建、个性化打造中焕发出文化的熠熠神采的扬中人;我认识了坚持以人为本的生态理念、环保优先的生态方针,严格保护湿地、林地等特色生态资源,集约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人居,积极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先后实施“碧水工程”、“绿岛工程”、“蓝天工程”等三大生态工程,构建具有岛屿特色的生态田园城市的扬中人——他们诚信守法,文明开放,勤劳俭朴,敢闯敢试,自强不息,团结进取,为世人所称道,为周边所熟知,为四方所推崇。
第二次征文,我写了一篇题为“珍藏”的散文。珍藏什么?珍藏《扬中人》这本中文期刊。在这一篇征文中,我铺叙了自己每年约有两三次的整理书刊的情形,整理的结果,是大半丢弃,保留下来的寥寥无几,所谓“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可就在这样的一次又一次的“损之又损”的整治过程中,倒也有一种杂志,既无全国统一刊号,也少名家大腕时文力作,发行量也不大,却从未想过要丢弃,连瞬间一丝丝的闪念也没有,这就是扬中发展促进会编辑出版的机关刊物《扬中人》。珍藏的理由从来没有好好想过。直到写那篇征文,我才静下心来,仔细的想。看着黄树贤先生题写的“扬中人”这三个大字,我恍然有悟,扬中人,是的,单单“扬中人”这三个字,就让我们怦然心动。这三个字,其实就是我们的面孔,就是我们的身份,就是我们的基因,就是我们的个性,就是我们的灵魂,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的胎记。因而,我保存《扬中人》,就不仅仅是在保存扬中发展促进会发展的历史,就不仅仅是在保存扬中这些年发展的印记,甚至也不仅仅是在保存较为完备的扬中人杰出代表的写真档案,而是在珍藏扬中人敢为天下先的移民精神,在珍藏扬中人深入骨髓的对于家乡的这份爱,这份牵挂……当代诗人于坚有一首诗,题为“避雨的树”,多少年前,我读了一遍,诗中的两句话,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两句话是,“我们不知道为什么爱它 /这感情与生俱来 ”。是啊,这感情与生俱来。既然这感情与生俱来,那么,我之于《扬中人》的保存,也就算不上是一种珍藏,甚至根本就无须刻意珍藏,因为,这一份感情,在我的父辈的父辈的父辈由于未可知的原因决定移民这一方沙洲的时候,就已经天然地烙印在我的心坎上,涌动在我的血液中了。这,既是我的宿命,也是我心甘情愿、无怨无悔的选择。
第二次征文之后,我曾经呆想,这一年四期的《扬中人》,该出版到什么时候呢?何年何月是个头呢?据有些在外地工作的扬中人反馈的信息,他们对《扬中人》,是抱有相当的期待,并且视为至宝的。一册到手,那样一种亲切感,是很难用语言加以形容的。那是一种旅途中猛然听到乡音的感觉,是吃完西餐之后忽然获赠一小碗秧草菜粥的感觉,是在种族国别迥异的小区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