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棒棒糖”
姚毅
人近天命之年,可以说酸甜苦辣都尝遍了,而甜在人生中相对于其他味道可能是早、美好、也深刻。甜莫过于糖,所以那童年关于换糖和“换糖的”一些往事便时时浮现在脑海,成了一段怎么也抹不去的美好回忆。
小时候在家里听到悠扬的笛声从远处或港岸上飘来,便知道是“换糖的”来了,于是赶紧在家中把早就准备好的换糖物品如破铜、烂铁、废塑料、牙膏壳等拿去换,夏季时蝉蜕(土话“姐蝼壳壳”)也能换。那时没有什么零食吃,而甜甜的糖诱惑力很大,于是我们小孩就拉开嗓门一遍一遍地叫喊:“换糖哦,换糖哦!”一边喊一边飞奔向“换糖的”。有时“换糖的”没听见我们的叫喊,我们就一路小跑直到追上“换糖的”。“换糖的”听见我们小孩的叫喊声,则会把糖担子停在港岸上等我们,也有的会把担子一直挑到我们家门口。
“换糖的”挑的担子为两个箩筐(或柳筐),后头的箩筐里装着收来的废旧物品,前头的箩筐上搁着一个大的方形木盘(就像酒店里的店小二上菜的那个托盘,不过要大好多),也有的搁的是小匾子。但我们不管是木盘还是匾子,我们只管里面放着的糖。这个糖如今家乡是见不到了,倒是在苏州的周庄、同里,浙江的西塘、乌镇等古镇还能见到,不过那是在铺子里,不是在“换糖的”挑担上。每次见到,我都猜想,我们小时候换的糖应该就是这种麦芽糖或梨膏糖吧。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