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麻种棉到上机织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经过许多道工序。单说苎麻布(夏布)的制作就是由种麻、浸麻、剥麻、漂洗、绩麻、成线、绞团、梳麻、上桨、纺织等12 道手工工序组成,一道也不能少。
当苎麻长到一人多高、根部第二茬的小芽约有一尺高的时候,就可以收割了,割下的麻杆必须浸在水里泡一、两个小时,这样才便于剥皮。所谓剥皮,就是将麻杆上的纤维撕下来。剥了皮的麻杆雪白雪白的,非常脆,随意撂在地上就会断几截,所以“麻杆”有时被拿来形容一个人又高又廋。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仍然保留着老祖宗传下来的男耕女织的传统,捻麻和纺纱这两样农活都由妇女来做,我这个年龄段的妇女当年都学过。所谓捻麻,就是将漂洗后的麻片劈成丝,然后捻成麻线。劈麻的时候,一只手抓住麻片的一头,一只手用拇指的指甲将麻片划开,一分为二,二分为四……细到不能再分,而后将它们连接起来,连接的时候,一只手捻,另一只手拉,既要连接得牢固又要保持麻线的粗细均匀,不露接头。要做到这般巧妙,不是一日之功。还记得捻麻的时候指头上要随时沾一点滑石粉之类的粉末,捻好的麻线一般盘旋着存在木桶里,满了以后,用三、四寸长的细竹竿做芯子将麻线绕成纺锤形的线团,家乡话称它为“芋子”,也许是它的形象像芋头的缘故吧。积攒到一定的数量后就可以织布了。
同样,纺纱也多由妇女来做,有一本资料介绍,延安时期周恩来总理纺过纱。在我们村,我本家一位叔叔也会纺纱,由于妻子早逝,留下两个男孩,他既当爹又当妈,又纺纱又捻麻,被传为佳话。
纺纱在我的印象中比捻麻复杂得多,首先必须将棉花去籽轧花,然后做成棉花条。做棉花条这个活我帮妈妈做过,先将弾好的棉花撕成一寸宽一尺长铺在桌面上,然后将一根细木棍卷在中间,再用小锅盖搓圆,将木棍抽出,空心的棉花条就做成了。纺线在老式的手摇纺车上,通常是左手三个指头捏住棉花条,右手摇动手把带动纺轮旋转,纺轮旋转再带动锭子飞速旋转将棉花条抽成线,然后通过控制摇把将线绕在锭子上,绕成纺锤形的线团,这个线团也叫“芋子”。也要积攒到一定数量才可织布。
织布在家乡由专门的织布匠来做,家乡人称之为“机匠”,当时的织布匠均为男士,没有见过女的机匠,到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旅游,看到织布的大都为女性。家乡织布还有一个特点,一般都是合伙,由几家甚至十几家共同才能完成。也就是说,布的纬线是由大家共同组成的,只有经线是自家的。开机之前,大家必须商量好,张家几目,李家几目,这“ 目”是家乡话,相当于“匹”,这“目”的多少是与纬线的根数相关连的。也有商量不成的时候,那是因为有的人家纺的线质量不高,会影响布的美观,别人不愿意与他合伙。家乡人称这种布为“家(gā)机布”“, 家机布”一般都是白布,没有见过先将纱染成各种颜色再织成花布的。
机匠开机后,为哪一家织布时,这一家必须提供经线,这时机匠会送来一篮子特制的小竹管,让主家绕经线芋子,绕这种芋子的活也是由纺车来完成,就是将原先的大芋子变成许多个小芋子,其大小为正好能装进梭子里。
写到这里,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当年妈妈带病日夜赶纱,病倒在纺车旁而过早的离开我们的情景。为纪念母亲我曾写过一篇《妈妈的纺车》的小文,现在想起来仍然会泪如泉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