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港头是新农大队的一处重要地点,新农的老少妇孺,差不多人人都去过,因这里是新农的商业中心,这里有一爿小店和一个肉铺。
港头小店是八桥供销社的一个代销点,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送货下乡是供销社的重要工作内容,当年就有一首《新货郎》歌唱红全国,该歌是全国供销社送货下乡的写照:“打起鼓来敲起锣,推着小车来送货。车上的东西实在是好哇。文化学习的笔记本,钢笔铅笔文具盒儿,姑娘喜欢的小花布,小伙扎的线围脖,穿着个球鞋跑得快,打球赛跑不怕磨 ……”
新农大队离八桥镇有五六里地,算是八桥的边远地区,当时新农大队有十七八个生产队,加上隔壁利民大队的部分生产队,需要服务的总人口有近二千人。货郎担肯定满足不了要求,这个代销点就是供销社为方便农民生活需求下设的。
小店工作人员是供销社职工,由供销社安排,七十年代时,店里的营业员叫夏东川,他家就在我们埭上,我叫他夏老老,他长得高高瘦瘦,对谁都是笑眯眯的。夏老老原在街上开店,公私合营后他成了供销社职工。夏老老住家里,每天早出晚归去小店上班。
小店里的货要从街上拉到小店,拉货的叫王成荣,他家里有辆独轮车,每次送货供销社都付他劳务费。
小店是两间瓦房,有些年代了,房子坐北朝南,砖墙瓦顶,砖是青砖,用泥灰勾着缝,时间长了泥灰缝不太鲜明,砖墙上刷着两大块白底,上面写着红色的标语:“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虽颜色淡了,但还是能清楚地看见。
屋顶上铺着小青瓦,那些瓦呈弧形,一端略小。所铺小瓦分两层,底瓦成沟,顶瓦成楞,一阴一阳,搭七露三,在屋檐处用泥灰收口,顶上盖脊。因为时间长了,屋顶上长了许多寄生的草,这些长在屋顶上的植物,叫“瓦松”。
小店向南一面是铺门,铺门是几扇可拆卸的门板,上下门框都有槽,边上的几块只能在槽里滑来滑去,中间两块下框没有木楞,旁边的门板滑到中间可以取下,白天把所有木板卸下放在一边,店里就明亮起来。对着南门,是长长的柜台,差不多和店面一样长,长柜上有块台板可以掀开,掀开后露出一个门,门用销子固定,拔开销子打开门可以走出来。
柜台靠墙有几个架子,架子上隔成一些格子,格子里有不同的东西,架子旁边,放着一溜缸,缸有大有小,缸上都盖着盖,缸里分别装着盐、糖、醋、酱油、陈酒、面酱,醋蒜头(这是我喜欢吃的)。
柜台和南墙之间是顾客的走道,走道的一端就是东山墙的小门,小门外面是肉铺。穿过十圩埭南北向的路就到小店东边,所以大家几乎都是走东山墙的小门进小店。
小店是杂货店,供应着普通的日常生活所需:油盐酱醋、针头线脑、煤油蜡烛、火柴草纸、盆盘碗筷、肥皂毛巾、明矾石碱、电灯泡、油灯罩,逢年过节还有炮仗小鞭。
因为新农小学是个完小,有三百多小学生,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都有,所以小店有孩子的学习用品:笔墨纸砚、小刀橡皮。偶尔还有小孩玩具用品,如一种玩具枪所用的火药纸(啪啪纸),还有字画谜语卡片,正面是谜面,反面是画和谜底,一大张差不多有两本作业本大,买回家后可以裁成一张张小卡片,这当时是孩子们的,又好玩又学到知识。
大家基本不用去镇上,日常所需都可以买到,而价格和街上供销社的价格一样。其实那时全国一盘棋,所有供销社的价格都是一样的。
许多货品都是零称的,柜台上有一个杆称,这种杆称现在越来越难看到。称盘处是三根绳吊着的一个金属小盘,称盐称糖都是直接去缸里盛,多了随手就倒回缸里,用杆称称东西讲究的是杆平星准。
醋、酒、酱油是用竹筒做的量筒称量,竹量筒大小不同,的一筒是一斤,还有半斤、一两的量筒,都是一截竹筒,竹筒留一条长长的竹片作手柄。
有人提着玻璃瓶来打酱油时,夏老老会在几个竹筒中拿出合适的竹筒,在瓶上套一个漏斗,用竹筒舀出满满的一筒酱油,倒进瓶中。
放黄酒和醋的缸比较特别,口小,用一个鼓鼓囊囊的盖子盖着,缸口似乎就只能放进一个竹筒子。
小店逢年过节会有些点心、红枣,点心都是街上供销社自己生产的,有京果、桃酥、云片糕,这些都是走亲访友时的礼物,中秋时还会有月饼。那时只有苏式月饼卖,也是街上生产的,饼面上盖着圆戳,圆戳里写着五仁、火腿、百果、枣泥等,这算是小店品。
这些点心常常是用来送亲戚的,所以包装尤其重要,月饼通常是包好了送来的,一般是四块叠在一起包成圆柱型,那时能一下买四块月饼的人家都算是生活条件不错的。云片糕是扬中人重要的礼品,订婚、结婚、生孩子、过生日都要用到糕。糕也是镇上生产的,大红纸包着,纸包上还印着糕名图案。
其它点心就需要夏老老手工包了,一张大概两尺见方的灰色的纸,先卷成圆锥形,圆锥形的尖被折进去,把称好的点心倒进去,这时候买东西的人常会伸手拿一个两个,有时自己尝,有时给身边站着的孩子。夏老老左手拿包,右手左折一下右折一下,的尖角塞进去,纸包被包成了整整齐齐的上小下大的结实的四角立体包,包好后还会放一张小红纸,再用纸扎绳十字交叉扎一下,上面再打个结可以拎着,一个漂亮的小礼包就包扎好了。这样的礼包来两个,走亲戚很拿得出手。
大家来港头,除了到小店买东西,另一个主要目的是到肉铺买肉。
小店东门口的肉铺基本上就是一个草棚子,大概有三米长,两米宽,竹子的柱子竹子的梁,一边靠着小店的墙,后边和侧边是芦苇扎的篱笆墙,墙上抹着掺了碎稻草的泥,防风,也牢固了很多,顶上是用芦苇编的席子,又铺了点麦草防雨水。小棚子没有门,南面上半截全敞开着,一个案板两米多长,两尺多宽,两三寸厚,架在木架上,案板早已吃足了油。
案板上摊着分割好的肉,猪脚、排骨、五花肉分门别类地摊着,猪肝、肚肺、猪大肠通常用稻草要子扎起挂在棚子的梁上。
卖肉的师傅叫马伯昌,大家一般都叫他马老老。
当时大家生活艰苦,能经常买肉吃的不多,就那么几户,通常是家里有人吃公家饭,每月拿工资的。逢到老客户来买肉,只要人往那一站,不用开口,马老老就直接问:“一斤肉,夹精夹肥?”一边刀已经拿手上,准备切肉了。
那时一斤肉七毛四分,许多人家买肉都希望买到肥点的肉,做出来的菜可以油多好吃。
肉铺的猪肉都是来自新农本地,那时家家户户都养猪,种田都用农家肥,所以冬天小麦收割后,大家会在田里挖出许多垡头(方的土块),晒干后垒起,用来垫猪圈,这些土垡砸碎后与猪粪混在一起,又经猪踩踏就成为圈肥,生产队会按照圈肥担数记工分。
猪大了吃得多长肉慢,划不来。所以猪养到及格就可以杀了,及格是宰杀后有60斤的猪肉。
60斤猪肉现在看起来没有多少,那时大家口袋里钱少,能卖出60斤肉就不错了。
买肉时选好部位,告诉马老老要多少,马老老操起切肉刀,他的刀总是那么锋利,一刀下来,切下的与要的差不了多少,放下刀,拿起称来称重,份量一报出,价钱也随口报出;这边掏钱时,师傅扯根草要子已经把肉扎好了;交肉收钱找零,一气呵成。
猪肝猪腰猪肚肺算是特别商品,都可以烧汤,养猪人家通常会把猪肚肺留下自家吃,大家也都把它们当作补品,有人生病,猪肝汤腰花汤就是营养品,买斤猪肝,送对猪腰子足够表示慰问了,提副猪肚肺过去那可是大礼了。
因为一般每天只有60斤猪肉,逢到家中有大事,用肉较多都要提前和马老老打好招呼,需要多准备点,多杀条猪,才能有肉。
港头还是新农的邮政中转站,周围几个村子的信件,邮局通常都是只送到小店,汇款单因为需要收款人签收,才会送上门。反正大家都熟悉,信放在小店放心,遇到来店里买东西的邻居,夏老老会让他传个话,来小店拿信。
港东港西的来小店买东西碰到了,也会在小店门口聊聊天,问个好,这时小店就成了聚会处了,说说你家女儿多大了,他家儿子有什么出息,据说就有父母在小店里定下儿女亲的。
港头小店风风雨雨三十多年,80年代后期时兴承包,小店被私人承包了,几年后不知什么原因又关了。后来有人在新农新港边,开了家名叫“港头商店”的杂货店,直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