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好村:“红色旅游”成为乡村振兴新亮点

作者:徐一苇     点击:1351    发布时间:2021-11-16

      友好村宽心圩是省级传统村落保护地。近年来,友好村从红色基因中发掘发展动力,成功打造出“红色旅游”网红打卡新兴地,找到了乡村振兴的“新增长极”。

      五馆一地,赓续红色精神谱系

      从“四千四万”到新“四千四万”,友好村如何打好“红色文化”组合拳?一方面,摸清红色“家底”,友好村以抗战历史故事《二墩港的枪声》为切入点,深入挖掘红色历史,收集珍藏红色物件,完善红色精神谱系,让传统文物“发声”、让历史资料“说话”;另一方面,致力红色遗存修缮、保护和开发,陆续打造爱国主义教育营地、红色教育馆、农耕文化馆和渔耕文化馆,今年5月新增四千四万博物馆、初心茶馆等多个体验区域,逐步形成“五馆一地”红色旅游综合发展格局。

      亮点凸显,红色基因“出圈”表达

      除“五馆一地”外,友好村红色教育基地还推出了党员教育三大打卡点(党性锤炼点、党员实践教育点、党员教育实境点)。今年,友好村以建党百年为契机,引建“初心号”绿皮火车,搭建街道“行走党课”红色主题教育列车站点,把实地实物、鲜活讲解、互动交流、亲身体验和踏寻足迹结合起来,引红色资源之“源”,开展现场教学和体验教学,活党性教育之“水”,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缅怀革命先烈中坚定理想信念。

      串珠成链,“红绿古新”产业互融

      乡村振兴,归根到底是要让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成色”更足。植根于红色基因的勃兴,友好村找准红色旅游和乡村振兴之间的连接点,通过红色故事将绿水青山、革命情怀、民俗风情、康养休闲等各类资源串珠成链、深度融合,以红色旅游带动“家门口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发展,涌现了生态采摘园、红船体验农庄、古树名木鉴赏园等一批特色品牌,打造集参观学习、旅游观光、采摘体验等多方位于一体的红色精品旅游路线,让参观者在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的同时,领略乡村振兴的成果。

扬中发展促进会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苏ICP备10208812号-2   苏公网安备32118202000781号  技术支持:江苏优度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