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上人到底来自何方

作者:     点击:1033    发布时间:2020-08-16

      沙上人到底来自何方?这一问题有点多余,不是说过沙上的祖辈来自扬中岛吗?这没错。可是,扬中岛早先也无人烟,直到宋末元初才陆续有百姓移居于此,形成稀稀落落的村庄。可他们也不是土著的扬中人,他们又来自何方?
      追溯先人,我们无意间打开了祖辈悲怆的漂泊史。
      早在东晋时期(公元317-420年),扬中地域仅有露出水面的几个小洲。隋唐时,小洲逐步连成一长形洲。到了宋代,始有“小沙洲”之称。那时的扬中岛几乎没有百姓,倒是经常有文人雅士泛舟登岛,吟诗作赋,可那也是结伴旅游而已,当日往返,岛上根本没有居住条件。
      扬中岛的开发得益于一人,岳飞。而先期开发扬中岛的人来自长江北岸。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秋,岳飞率军在建康(南京)城南门外重创金兵,金四太子金兀术仓皇逃至江北。岳飞因宋高宗召见,没有乘胜追击。
      金兀术逃至江北后,得到了喘息的机会,他休整部队,然后攻打楚州(淮安)和承州(高邮),江北战事紧张。次年(1130年)七月,岳飞受命担当泰州知事兼江北抗金总指挥(“擢岳飞为通泰镇抚使兼知泰州”)。八月,岳家军到达泰州,当时承州已被金兵攻克,岳家军血战于承楚之间。一个月后,由于敌众我寡,承楚二州全部沦陷。岳飞因“泰州无险可守”,便向柴墟方向撤退(“退保柴墟”)。在去柴墟的途中,金兵前阻后截,岳家军边退边战,终于在南坝桥大败金军,从而在柴墟城外安营扎寨。
      岳飞为什么要选择“退保柴墟”呢?
      柴墟,今高港区口岸街道,宋时又名沙洲,而距离不远的江中岛屿西为“小沙洲”(扬中),东为阴沙(靖江)。因柴墟两面环江,北有环溪(刁铺),河网纵横,使这里的地势易守难攻。金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性,多次攻打柴墟都大败而归。“退保柴墟”的另一个原因是,当时的柴墟是扬泰地区的难民集中区,他们有的是躲避战乱,跟随岳家军南迁的两淮(即淮河南北两岸)流民;有的是泰州、扬州一线无家可归的百姓;有的是岳家军中老弱病残,亟待退役安置的兵勇。坚守柴墟,不仅为了保存实力,更是为了保护难民。
      那时的战事此起彼伏,岳家军不可能老是驻扎柴墟,数日后岳飞奉命撤离,南渡阴沙(靖江)。他将大部分百姓安置到阴沙(“岳飞渡百姓于阴沙”),剩余部分安置到“小沙洲”(“岳飞扬鞭指小沙”)。去了小沙洲的难民可以认为是沙上人的鼻祖。
      先人们登上小沙洲,长长舒了一口气,总算找到了一块可以驻足的土地!尽管洲上一片荒芜。他们填江治坍,围垦造田,开凿河港,建设新家园。经过多年的拓荒垦殖,小沙洲终于呈现出“蔼蔼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人间气象。
      这里早先的名字叫“细民洲”。“细民”者,贫民也、流民也。“细民”二字折射出祖辈身份的卑微和命运的多舛。“细民”不敢奢望富贵,更需要的是太平,所以后来人们将这一岛屿取名为“太平洲”。
      在以后的岁月里,太平洲成为漂泊者新的港湾。它四面环江,孤置江心,如世外桃源,远离战争纷扰。江南江北的难民陆续登岛,纷纷加入拓植垦荒的队伍,南北文化相互交融,便形成了今天的沙上文化。
      可是,一心求太平的先人偏偏难享太平。史上的太平洲“地瘠民贫,地窄民稠,农村枯竭,所产粮食不敷自给”。再者,太平洲虽能躲避战乱,却无法躲避更无情暴虐的自然灾害。这座江心岛屿每年都会洪水泛滥。约700年之后,太平洲发生了一次特大洪涝灾害。清道光的某年,江水冲塌了堤坝,淹没了村庄,一夜之间,祖祖辈辈苦心营造的家园几近毁灭。可这还不算,那年真是祸不单行,大灾之后又发生了大疫,圩上的百姓死去过半。
      土地的稀缺、灾祸的频发,迫使先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漂泊。他们顺流而下,逐沙而垦,逐水而居。“穷奔沙滩富奔城”,这是先民自卑而理性的选择。城里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他们渴望的是在荒芜的沙滩上寻求重生。他们有的落户武进,有的驻足江阴,有的停留泰兴,更多的来到靖江。在道光年间,靖江西沙迎来了史上的一次难民潮。而这次难民潮客观上推动了西沙的原始开发。
      至今,口岸街道上仍然有东兴街,扬中岛上仍然有四墩子、夹港、东兴港,那是先人留下的文化痕迹。也许先人刻意留下一些文化符号,让一缕乡愁、一根血脉、一烛香火永恒。
      沙上文化是坚韧的。先人从扬中分流,顺水漂荡,散居了180年,但所有沙上人聚集的地方依然保持着相同的语言、相同的习俗、相同的情感,沙上文化的根基始终没有被其他文化所摧毁和同化。(李筱纲)
扬中发展促进会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苏ICP备10208812号-2 技术支持:江苏优度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