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春光无限,正是放飞风筝的好季节。
小时候,在农村是见不到现在这些花花绿绿的风筝的,市场上也没有现成的风筝卖,想放风筝得自己扎。
自己所扎的风筝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早扎的简单,我们叫它“麦草人”,是从旧书本上撒下一页纸来,在四个角处各戳一个小洞,找两根一样长的小麦秸杆,分别从纸的对角穿过去,两根麦杆交叉处就是系风筝线的地方,露在下面的麦杆就成了风筝的尾巴,这种简易的风筝有一点微风就能飞起来。虽放不高但很满足。
大一点了就开始用竹篾扎,因为扬中家家都有竹,做篾匠的也很多,所以找几根竹篾不难,然后按自己想要的大小进行设计。有一种风筝叫“八卦”,八个角,简单地说就是扎两个正方形,然后将这两个正方形叠加成八角形。但这种形状的风筝家乡人似乎不喜欢,而是喜欢改良过的六角风筝。这种风筝先扎一个长方形,长与宽的比例为2:1,而后扎一个正方形,但这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与长方形的长边相等,那时我也不懂得这些几何名词,只是在不断试验尺寸,合适了就将这个正方形的两个对角正好叠加在长方形的短边中央位置,就成了六个角的风筝,这正方形的另外两个角就像风筝的两个翅膀,说实话,这六角风筝比八角风筝的外形美观多了。然后在骨架上糊上当时能买到的一种叫油光纸的白纸,白纸上可以画水彩画。
风筝线的来源也蛮有意思的。家中的好线是妈妈缝补衣服用的,不让动,我就找来全家穿破了底的不能再穿的线袜子,将袜筒剪下耒,挑出线头将线抽下来,就跟拆手工毛线衣一样。积少成多,线细就搓成双股,然后把它绕在筷子长的竹管上备用。
再大一点,就开始在风筝上装饰,常用的装饰是在风筝头部装一把会发音的弓。弓把是竹片或粗一点的柳枝条。而弦则是番瓜藤的外皮。那时家家都在河边搭一个架子爬番瓜,老了的番瓜藤掉在河里,在水中浸泡时间长了,它的外皮很容易剥下来,而且韧性比较大,简单地处理一下就薄如蝉翼,两手拉紧用咀一吹能发出音响,所以风筝带上这把弓上天以后,随着风力变化会发出悦耳的声音。人们把这类风筝称为“叫吧子”。记得有一次我去舅舅家,因舅舅家靠南江边,那里风大,我将风筝带过去放,上天以后引来了几个小朋友观看,看得出他们很羡慕,后来他们提出将他们的线接上一块放,我当然也高兴,于是就把他们的线加上,线长了,风筝越飞越高,我们兴奋极了,大家不断地交换着放,品尝着放风筝带来的快乐。但收线时他们却退却了,因为力度很大,他们害怕断线,谁也不愿意接手帮我一把,实际上我也挺害怕的,只能慢慢地小心的收,将我的双手勒出了血。所以至今仍然记得。
当时成年人玩的风筝也是这种六角形的。我家前头埭上一位叔叔玩的风筝远近闻名,听声音就知道是他的风筝上天了。他放飞的时候,我们都会去围观,他的风筝比我当时的身高还高,风筝的面是用丝绵纸糊的,顶部安装的是一把黄藤皮的弓,风筝腹部挂着数个竹筒和葫芦制作的风笛(哨子),上天以后会发出不同音阶的“呜呜”声,如鼓瑟齐鸣,深沉而悠远。但这么大而重的风筝只能在大风时才能放飞,由二三个人共同完成。
那时候放风筝一般在圩里,没有树也没有电线杆,可以尽情的放,开始放飞时由一人拉着线迎风跑,称为“背风筝”,因为风向的原因有时会跑到麦田里,所以我记得那时放风筝一般都在冬季或早春,天气比较冷,冻得鼻涕往下流也毫不在乎。到了春季,麦苗拔节后,大人是不允许去麦田放风筝的,怕损伤麦苗。如果想放,只能到港边或者江边去。
风筝,古名纸鸢、纸鹞,扬中方言称为“风展”,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传说战国时期东周哲人墨子在鲁山(今山东潍坊境内),“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学界认为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是早的风筝,也是世界上早的风筝。确切地说这只是风筝的前身。到了五代时期的李邺,曾在宫中以线放纸鸢为游戏,又别出心裁地在鸢的头部安装竹笛,风入竹笛,发出像古筝一样的响声,因此得名“风筝”而流传至今。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已有放风筝的情景。由于放飞风筝既具有娱乐性又具有竞技性,所以很快在民间流行并成为清明期间人们喜欢的民俗之一,而且特别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清代诗人高鼎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一诗,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如今的风筝式样让人眼花缭乱,制作也更加精巧艳丽,放飞工具也日趋现代化,昔日的八卦风筝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施正祥)
小时候,在农村是见不到现在这些花花绿绿的风筝的,市场上也没有现成的风筝卖,想放风筝得自己扎。
自己所扎的风筝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早扎的简单,我们叫它“麦草人”,是从旧书本上撒下一页纸来,在四个角处各戳一个小洞,找两根一样长的小麦秸杆,分别从纸的对角穿过去,两根麦杆交叉处就是系风筝线的地方,露在下面的麦杆就成了风筝的尾巴,这种简易的风筝有一点微风就能飞起来。虽放不高但很满足。
大一点了就开始用竹篾扎,因为扬中家家都有竹,做篾匠的也很多,所以找几根竹篾不难,然后按自己想要的大小进行设计。有一种风筝叫“八卦”,八个角,简单地说就是扎两个正方形,然后将这两个正方形叠加成八角形。但这种形状的风筝家乡人似乎不喜欢,而是喜欢改良过的六角风筝。这种风筝先扎一个长方形,长与宽的比例为2:1,而后扎一个正方形,但这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与长方形的长边相等,那时我也不懂得这些几何名词,只是在不断试验尺寸,合适了就将这个正方形的两个对角正好叠加在长方形的短边中央位置,就成了六个角的风筝,这正方形的另外两个角就像风筝的两个翅膀,说实话,这六角风筝比八角风筝的外形美观多了。然后在骨架上糊上当时能买到的一种叫油光纸的白纸,白纸上可以画水彩画。
风筝线的来源也蛮有意思的。家中的好线是妈妈缝补衣服用的,不让动,我就找来全家穿破了底的不能再穿的线袜子,将袜筒剪下耒,挑出线头将线抽下来,就跟拆手工毛线衣一样。积少成多,线细就搓成双股,然后把它绕在筷子长的竹管上备用。
再大一点,就开始在风筝上装饰,常用的装饰是在风筝头部装一把会发音的弓。弓把是竹片或粗一点的柳枝条。而弦则是番瓜藤的外皮。那时家家都在河边搭一个架子爬番瓜,老了的番瓜藤掉在河里,在水中浸泡时间长了,它的外皮很容易剥下来,而且韧性比较大,简单地处理一下就薄如蝉翼,两手拉紧用咀一吹能发出音响,所以风筝带上这把弓上天以后,随着风力变化会发出悦耳的声音。人们把这类风筝称为“叫吧子”。记得有一次我去舅舅家,因舅舅家靠南江边,那里风大,我将风筝带过去放,上天以后引来了几个小朋友观看,看得出他们很羡慕,后来他们提出将他们的线接上一块放,我当然也高兴,于是就把他们的线加上,线长了,风筝越飞越高,我们兴奋极了,大家不断地交换着放,品尝着放风筝带来的快乐。但收线时他们却退却了,因为力度很大,他们害怕断线,谁也不愿意接手帮我一把,实际上我也挺害怕的,只能慢慢地小心的收,将我的双手勒出了血。所以至今仍然记得。
当时成年人玩的风筝也是这种六角形的。我家前头埭上一位叔叔玩的风筝远近闻名,听声音就知道是他的风筝上天了。他放飞的时候,我们都会去围观,他的风筝比我当时的身高还高,风筝的面是用丝绵纸糊的,顶部安装的是一把黄藤皮的弓,风筝腹部挂着数个竹筒和葫芦制作的风笛(哨子),上天以后会发出不同音阶的“呜呜”声,如鼓瑟齐鸣,深沉而悠远。但这么大而重的风筝只能在大风时才能放飞,由二三个人共同完成。
那时候放风筝一般在圩里,没有树也没有电线杆,可以尽情的放,开始放飞时由一人拉着线迎风跑,称为“背风筝”,因为风向的原因有时会跑到麦田里,所以我记得那时放风筝一般都在冬季或早春,天气比较冷,冻得鼻涕往下流也毫不在乎。到了春季,麦苗拔节后,大人是不允许去麦田放风筝的,怕损伤麦苗。如果想放,只能到港边或者江边去。
风筝,古名纸鸢、纸鹞,扬中方言称为“风展”,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传说战国时期东周哲人墨子在鲁山(今山东潍坊境内),“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学界认为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是早的风筝,也是世界上早的风筝。确切地说这只是风筝的前身。到了五代时期的李邺,曾在宫中以线放纸鸢为游戏,又别出心裁地在鸢的头部安装竹笛,风入竹笛,发出像古筝一样的响声,因此得名“风筝”而流传至今。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已有放风筝的情景。由于放飞风筝既具有娱乐性又具有竞技性,所以很快在民间流行并成为清明期间人们喜欢的民俗之一,而且特别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清代诗人高鼎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一诗,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如今的风筝式样让人眼花缭乱,制作也更加精巧艳丽,放飞工具也日趋现代化,昔日的八卦风筝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施正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