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坝:“以鱼代人”来治水

作者:     点击:586    发布时间:2015-11-05
小镇、流水、鱼塘,宽阔的河道里流水潺潺,曾经乱窜丛生的浮草变得稀疏,簇簇鱼群搅动涟漪,荡漾着碧波。在新坝镇的村庄,水已经变得如此的生动。
看着这样的水,新坝村民陈春凤开心地告诉记者:“原来村里河塘家家户户种菱,水比较脏,夏天气味也很大。现在镇里投放了鱼苗,收益都给我们,比种菱上算。水干净了,我们也乐意管理维护。”
“菱塘”变“鱼塘”,农村河道装上“净化装置”
新坝镇表示,关于村庄环境整治的各类纠结情境都是不久前的事情——老百姓年年种菱,范围的扩大和时间的累积,导致河道内的淤泥越来越多,水质变差,经济创收植物就这样和有害水生植物划上了“=”。在整治过程中,镇里的“捞、挖、清”和农民“不听劝”陷入缠斗困境。
新坝分管农村环境的副镇长王义波告诉记者:“既然红菱能产生经济利益,那农民每年还是要种的。虽然水环境被破坏,每个人都在其中,但你不种,别人还会种,这事情就朝着大众不愿看到的方向发展了。”
这事怎么才能把它做好?继续缠斗下去,既费人费财费时还讨不了好。每年每个村花在清理河道淤泥的成本费用就很高,每方平下来要花费6元左右,河道水草的清理费用更是高达4万元。第二年,将又是如此循环。
新坝镇反思了这件事:传统治理水环境的方法低效又不见好,必须建设一个新的整治模型,既要把水治理干净,又不触及群众的既得利益。
他们通过调查、分析、研讨,一个新的水环境整治方式付诸实践——第一步,村庄河道初步清理,清除出部分有害水生植物;第二步,政府出资投放鱼苗养鱼,把“菱塘”变鱼塘;第三步,让每家每户做“塘主”,收益权无偿派发给群众。
当水治理和群众既得利益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链条,局势和方向瞬间改变。低投入、高收益、长期回报+自然环境改善,没有谁再种菱了,这一套新的“净化装置”快速生效。
 
生态又获利,“民享民治”生动格局形成
门前河道变鱼塘,家家户户变“塘主”。2014年春节过后,新坝镇在新安、红联、永平、联合等六个村试点,每个村投资花费1万元购买鱼苗,投放到从家家户户门前绕过的河道里。其中四个村是春节后投放的各类杂鱼苗,另两个村是五月份投放的成品鱼,主要品种包括青鱼、鲫鱼和草鱼。
投放后,对清理河道里的有害水生植物效果十分显著。
“菱塘”变“鱼塘”,完全采用自然野生放养模式,不会向河道内投放饲料,只凭水中自有的微生物和村民们平时投放的生活剩菜饭给鱼吃,以模拟野生环境让鱼儿自然生长,保证原生态滋味。一方面鱼儿吃了水里的浮草净化了水质,另一方面防止饲料对水质的再污染。弯曲的水道,流动的水流,天然的饲料,使河里养出的鱼贴上“野生”标签,区别于人工养殖,捕捞上来都能卖上好价钱。
目前,鱼塘里的鱼苗自然养殖中,大部分已经成鱼,成群的草鱼、鲫鱼在水里自由自在游动。过年过节,各村生产队自行安排捕捞,按照户头派发下去,
由于利益有保障,各村生产队负责起河道的清洁卫生工作,维护河面洁净和水质,为避免在鱼苗生长期有人捕捞,村民之间自助管理、互相监督。
 
市场化治理,“创意涟漪”产生扩散效应
治理过程中,群众的新逻辑渐渐形成,新坝镇梳理了一下,大致是这个轮廓:“对于水环境,鱼真是个好东西,在水里它不要你付工资,直接能控制有害水生植物蔓延的速度和范围;对于长期的维护,市场也是个好东西,我们每家每户做了新塘主之后,收益比种菱好,并且水环境还‘养眼养心’,所以,我们每年都会主动维护‘鱼水新模式’、制止‘菱水旧模式’。”
而对于新坝镇的环境整治,也强化出一个新逻辑:先期投入少量资金只作为“引信”和“开瓶器”,其后迅速切换到市场化模式,创新市场化手段,鼓励发动和组织群众“共治共享共赢”,在优化农村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群众利益共存。
“以鱼代人”治理水环境这一特色治水举措,实现了河道生态修复目标,在扬中市属于,在其他乡镇起到了示范作用。
同时,已经成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新坝,正在把“创意整治”扩散到更广阔的范围。除了“以人代鱼”治理模式,他们还出台政策、提供资源,鼓励引导群众在农村开创新型产业,并通过在联合村试点把1500亩土地流转出去,建成11个休闲农庄,这些环境优美、产业生态的一个个小单元,在整个村里连缀起来,就是一个生态化、环保化、现代化农村建设方向的底座打造。这样一来,政府省时省钱省力,只搭建一个平台,跟进操作由农民群众自己搞定。
市委常委、新坝镇党委书记王成明表示:“环境治理中,生态链打造+市场化运作,产生的能量是巨大的,败笔和妙笔,往往只隔着一层窗户纸,捅开了,天地宽广,格局无限。”(匡雪莲孙薇 蔡小俊)
扬中发展促进会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苏ICP备10208812号-2   苏公网安备32118202000781号  技术支持:江苏优度软件